钱钟书在《围城》中说,两个人能不能结婚,去旅行一次就知道了。
听得出来,我引用这句话的心情吧。
出门旅行,真的很考验两个人的关系和沟通模式,甚至考验着三观。
很多时候,不喜欢计划又有很多要求的队友,让爱计划的我很抓狂。
很多时候,我喜欢沉浸式感受旅行中的一物一景,想慢慢体验在别人生活腻了的地方我是怎样的心境。而队友会在你驻足看一个小松鼠喝水的时候催快点走了,会在你想和当地人或者游客交流侃大山的时候催快点走了,会在回到酒店想翻看照片回味一下的时候催快点洗漱……
很多时候,我对一花一叶很感兴趣,要想拍下来;对美食很热爱,想要拍下来;网红场景想拍下来,地标建筑想拍下来,旅行中的景、物、人和我的联接都想拍下来。队友的拍照技术就不评价了,只要不在我自拍的时候催催催,我就感谢了。
诸如此类旅行中的“很多时候”,旅行的心情、状态、体感都会大打折扣,不免有些情绪,队友很“在乎”我,会关切的问:“你又把你那个脸垮起爪子!”
“每次出来耍,你都是这么矫情!”每次旅行,队友还会对我有总结性评价。
我是不是很矫情?对于一个十几年婚龄的人来说,已经省去了关于亲子游中的吐槽,因为实在是罄竹难书,那么此处就省去一万八千字吧。
还好,队友不是个抠搜的人,在旅行中不会为用钱方面有太大的冲突矛盾。只是有时候会有一些冲动型消费,买一些无力吐槽的旅游产品,我表示不能理解,很傻很有钱吧?他也只是前者,后者他还占不到边。
多想要一个出行前对吃喝住行都有谱的队友,不把做计划的事都推给我的队友。
多想要一个不在我做计划的时候各种要求和打破,又在口头上说听我安排,心理很多想法指手画脚的队友。
多想要一个不在我事无巨细的安排的时候,觉得我啰嗦的队友,个能够让我安静愉快的享受酒店的早餐,不催促我,但他有能又守时的队友。
多想要一个拍照技术好一点的队友,拍照技术不好可以自我学习成长的队友,不想学习拍摄技术可以安静等我自拍的队友。
多想要一个能在亲子游中端正角色,不要让我享受儿女双全的队友。
多想要一个……好像我想要得太多了。
佛经说,人生有七种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求不得,就别求了。比起前面六个苦,求不得算得了个球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