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语译】
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和财富哪一个更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来更大的耗费,丰厚收藏必定招来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
分享
身体最重要
名声、财富、身体,哪一个最重要?大家都知道身体最重要。但是,我们又都在不知不觉中犯一个低级的错误,总是把人生的目标定位在功名钱财上,为了功名钱财不惜损耗自己的身体,甚至在身体给我们发出警报——不舒服了,也不当一回事儿,不去及时就医。当然,不去就医,也不是说为了功名钱财,也不是没有时间去,而是认为,我身体没什么大事儿!我的爱人就是这种“我知道没啥事儿”的人。我有时候会说他:别人是有病往医院里跑,你是不舒服了从医院往家里跑。
还有喝酒,明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却还是会在和朋友们吃饭时喝酒。
老子的提问,就是灵魂拷问,让我们在不断的追问中,逐渐清醒,逐渐找回本真。
甚爱——溺爱
对孩子要关心、关爱、尊重、接纳,但是,不能过度!过度的爱,甚爱,就是溺爱。溺爱的结果,就是不成样子,没有边界,孩子就成了“老大”。我所有的要求都要得到满足,否则,就谁也不理,饭也不吃,门也不出。
丽红老师说,当孩子跟我们说:“说说说,烦死了!或者哎呀!又怎么了?”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能力和力量把他挡回去:“请你跟妈妈(爸爸)说:请问,有什么事儿?然后我们再沟通!”如果他不说,我们就坐在那儿,就不要再理他了,哪怕三天!孩子会说,妈妈,你怎么不做饭呀?饿死了!
“请你跟妈妈(爸爸)说:请问,有什么事儿?然后我们再沟通!”还是这句话。等到他说了为止。
为什么要这样?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边界,让他知道,妈妈爸爸说过的话,我们是记得的,是落到实处的。孩子下次就知道怎么跟你说话了。
知足常乐
这句话,人人都知道。但真正能落实到自己身上的又有多少人呢?看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的孩子学习好,没有别人的工作好,自己的爱人没有别人的爱人勤勤、体贴,我的工资没有别人的高,我的待遇比小我好几岁的谁还低,等等等等。如此的比较,何来快乐和幸福呢?
想想我们有知道孝的孩子,有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的爱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健在的父母双亲,有机会去孝敬他们,我们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有句话:我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如上面说的这些,没有亲身感受,那只是道理而已。
只有我自己觉得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