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周在青岛参加了了一场《房地产标准营销营销4.0》的培训,围绕高周转下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演进逻辑,讲师进行了丰富而细致的讲述和演说。当然这是一个良心的讲师,他指出,中小房企需要理性看待标准化和规模化,不要陷入标准化营销的窠臼中而不能自拔。
标准化、规模化、高周转,这些围绕在房地产头上的光环,这些众多开发商为之兴奋的灵丹妙药,似乎总是停留在表面化,而并没有深入到其中的底层,比如碧桂园或者恒大为什么要标准化,为什么要规模化。如果没有弄明白上述的问题,只是寻求规模化和标准化,反而适得其反。
规模化和标准化,它们是高周转发展的结果,而并不是高周转的原因,他们是互相依托的两端。因为决定他们的动力机制是人类历史发展以来的分工与专业化。人类市场经济发展的底层动力就是来自于这两味要素。分工与专业化能够带来效率的提升,进而能够提升生产效能,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产量的增加;而如果交易成本能够降低,比如运输成本、购买成本等,然后带来需求的快速扩张,那么规模化的需求就会进一步刺激分工与专业化,从而演变为生产的规模化。
什么东西能够带来交易成本的降低,这就是标准化。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电脑的标准化配件和接口,这些都可以明显降低沟通和研发成本,促进分工和专业化,进而促进规模化。所以说,规模化和标准化,他们只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外在表现,而并不是内在的动力逻辑。当整个社会分工与协作达到极致化,就会追求最大范围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这也是中国世界工厂的内在原因。
当然规模化和标准化只是建立在传统同质或基本相同的规模需求之上,如果我们能够以另一种方式降低沟通和协作成本,那么标准化和规模化就是去了存在的市场基础。而这正是如今互联网状态下的最新趋势。
标准化和规模化,很好,只是时机不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