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可教吗?”这个题目,一读再读。
道德可教吗?似乎,一直以来,所经历的学校教育中,德育就是一个脱离于智育、体育等学科的单独领域。工作以来,德育似乎就是班主任、及思品教师所承担的教育。“德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教师、某一个机构在规定时间内的任务。”
朱小蔓老师感慨:“这实际上是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误解。我们说‘五育并重’,是从教育的目标上来说的,即教育要培养身体健康的、有审美情趣的、智能发展好的、有德性的等多方面都有所发展的人,但并没有要在时间、空间上为教育划分独立的领域。”
窦桂梅老师听了朱小蔓教授的报告,有感而发:“德育不能单纯看作是思想教育,而是整个领域的灵魂,通过德行,即思想与行为进行的是道德教育,最终养成的是德性。”她不由质疑:“当一个本来应当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情感工程变成了被硬性规定的可量化任务时,试想参与者怎么可能以柔软的心灵、激越的热情去做体贴入微的自觉奉献呢?”
道德可教吗?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不可教,杜威认为说,关于道德的知识可以教,但德性只有体验方可形成。
当德育分离于学生的课堂生活,或者日常自然的生活,于是德育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游离而又孤立的活动和运动。
学生有自己的生活阅历,有当下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现实,“德育就要贯穿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然而,教育中存在这样的普遍现象:“教育的主体是成人,但学习的主体是孩子。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几个人能将自己的姿态和视线,降低到与孩子同一高度,以孩子的起点为基点进行引导和传授。我们更多的是以成人的标准,将已成定论的知识或准则,细嚼慢咽后喂给学生,甚至浑然不管学生是吃不饱,还是消化不了。以这样的方式喂小孩,尚且不对,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学生,效果可想而知。(谢云老师)”
如果,教师少一些“理直气壮”的指导、教育,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进行德育,以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引导,德育的面貌是否就柔和许多,是否可以如春风化雨一般,轻轻洒落在孩子的心田?
“教师、学生的任何成长都要放在教育的现场中。不是另外设立什么课程,不是故意搞什么形式。”德育,应该就是一种体验吧。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即生活、生活即道德的体验后而形成的体悟——德性。
一切学习都是一种道德体验,所有的课程都是关乎德行养成的过程,所有的课程都能拥有同一个灵魂,所有的课程都成为了“道德体验课程”, “首先是教育,其次才是学科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学也经历道德的成长历程,德育,应当就是这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德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体验,激发生命,真正化为行动,将课堂延伸至自然、生活、社会,使学生的体验能走向更为广泛的生活大课堂。
“道德可教吗?”曾经困惑的问题,此刻读窦桂梅老师《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中的这篇文章,审视熟悉的教育教学现场,豁然开朗:德育,应是所有教育、所有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道德的成长,师生在情感的呼应、心灵的交融中成长,教师的身教远胜于言传,而德育,唯有成为学生的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人格成长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