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71639/fc5a43a749a59601.jpg)
昨,中午,寻味刘庭火锅,友五人,相聚,相聊甚欢。话题泛而广,从宗教信仰到人文思想建构,到近代的某些遗憾的历史发生。每一位都在分享着自己对某一事件发生的观点和某一人物的看法,其间不乏有些许对冲的地方,然而这才是乐趣之所在。
就像道友说的那样,我们讨论,不希求获得一个什么统一的答案或结论,而是充分展示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才更有意义(意思),事实上,有些话题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个标准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71639/4785eacafc9c9103.jpg)
他的这个观点我是及为赞同的,尤其是在此地,求大同的底层建构根深蒂固,能拥有求异思维和包容者少之又少。
随着年岁的增长,成见逐年加固,是很难被他人不同观念打破的。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发明创造者几乎都是在其年轻时实现的缘故。
原来,知识是知识者奴役的枷锁,当知识成为知识的时候,恰好也在说明另一个事实,它是过去式的完成,当过去式完成不断在大脑积累,倘若你没有一个开放型思维,是很难突破这个壁垒的,倚老卖老,就成了一种惯性主张。
我是一个特别看重当下语境的一个人。以为,人这一辈子就是学习的一生,要想使自己心态保持活力,除了读书学习之外,还要保有一颗开放包容之心,惟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这“谦卑”二字缘由。
古希腊哲人们以为知识是一种唤醒,它早已是事实根本的存在。而我想说的是,能把知识变成学识,则是需要有个思想的融会贯通。倘若把知识看做节点,那么学识就是由这些节点编织出来的一张思网。
感慨:
人活着的价值,不在趋同,而在于不同。不同的妙处,不在冲突,而在于互相容纳和接受。
一个人的生命,给这个世界贡献出一份多样性,世界便给予人一份多样性;一个人给世界贡献出一份丰富,世界便还给人一份鲜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71639/5c8657666e3b7d43.jpg)
“你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如同满月居于夜空。 ”借用泰戈尔的这句话送给我的友人们,交往中,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个珍惜当下的那份情怀,每每念起,似若星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