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08-09 小荞 小荞居
——这是小荞原创的第102篇文章——
自小区北门向南门而行。月光圆润,泽泽而写。茂密的树姿,像一位位资深的长者,有了岁月的积淀,从容,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过客。路灯浓笑,温暖地,予我光亮。
出南门,便见常常光顾的水果摊。
勤劳的摊主一家,孩子在躺椅上乘凉,男人在理货并照顾着生意,熟悉的女主人呢?
“在做饭。”
循着男主人的回答看去,熟悉而殷实的背影,在夏夜掌勺。时间已经是九点多了,一家人还在辛勤忙活着,似水流年,于他们无伤。菜香袭来,阵阵辣,“江西老表”的私房,加上夏夜的温度,催发着,欣欣向荣的光阴,买桃---一段好时光!
回头,桃子笑!四五个箩筐,齐整地排列着。个个肥大,暖黄灯光下,犹见它白里透红,水蜜桃的模样。不禁咽了下口水,习惯性地,知觉它味道,临一线,近距离,闻着香,看着甜,觉着笑,阑珊如才刚一路的灯光,如一家人简单的幸福。
提着桃子回家,在门口轻轻呼唤着、敲着们。
“妈妈!”伴着一阵飞奔的脚步声,一个女高音一声妈妈,来了!晚归,若有儿女的声音,在等待里,一下子,集中力量向门口奔跑而来;灵动的生气,缓解一天的疲劳,困顿或烦恼,都不见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金刚经》里佛陀和须菩提的对话,会情不自禁地浮上心头,心怀疑虑的须菩提,所有的懵懂,在智慧的佛陀面前,都不点而化。一个或许有烦恼心的父母,在简单奔放的孩子面前,也会,如释而怀,从容自若。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周国平如是说。而于我,每每,会遇见孩子的佛性,在漫漫长夜、寻常日子,会点燃心头的光亮。
爱,首先是自我点燃;若足够,也会助燃身边人。“贫女一灯,光照大千。”便也是如此念力。
“妈妈,看着你苦苦哀求的份上,就勉强答应你吧!”又开始调侃。可爱的女儿(老嘟),我懂她,想着吃桃,又不忘损一下。
殷勤着,拿起水果刀,削起爱心桃。再次,亲自,感受水蜜桃的白嫩、细腻、红唇,浅浅的香气,随着蜜桃汁儿,溢了出来。
稳稳地坐着削,跃跃地满客厅跑。偶尔,穿过吾家仅有的三格楼梯,跑向卧室。手里的手机,想着动感的英文歌曲!
吃了一个,又要再来一个。平常多肉食的孩,在浓情的夏夜,喜欢上了蜜意的桃子。她模样,和桃子一样水灵。百看不厌,百读不倦!
寻常日子,是经典。
“妈妈,今天书看了两百多页!还有六百多!”
“小学时看得全忘了,现在才有很明显的感受。说明,人生不同的年龄,都是不一样的。”
“妈妈,宋江为什么投降?不是好好的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少女的心头。她看的是《水浒传》,老师布置的暑假必读书。她看得很认真,带着参考书去理解。
“孙二娘不喜欢,做人肉包子。”谈性浓啊!这烂漫少女!
借机,和她一起,会回忆梁山泊108单好汉的绰号。及时雨宋江、玉麒麟晁盖、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
有些妈妈忘记了,有些女儿记不得了,都没有关系,其乐融融,说说笑笑,相互调侃,更因为忘记了,才有互补,才在互补里,发现并欣赏彼此的美丽……
“妈妈,古人为什么都是两个字名的?你生下我时,有没有想过给我起两个字名的?”
……
一阵唇枪舌战后,又被这小小的天真一问,暖了。
夜深,不舍睡去。走到客厅,温婉地,安静处,依稀还有水蜜桃的余香,脉脉地;又拿起书来,迷糊,懒懒地看。
窗外光阴,必也是含笑依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