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7-28

2020-07-28

作者: 苏宽宽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11:19 被阅读0次

《答谢中书书》

好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微观的文本研读开始,必须首先沉浸的文本当中去凝视我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

作者用一个美字概括了全文,点明了所写之景的美好特征。

第一,以静景为主,第二,均与视觉形象有形有色,第三,以空间角度进行描绘。

接下来的写景开始着眼于时间动态和听觉。

跳出来站在不同的高度副卡文本聚焦文本。

稍高于文本。

八上第九课,课前预习提示说:面对风景就用于发现美的眼光和感受美的心情,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美。

默读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取回两位作者发现了美和机遇的情感。

提示非常重要,也是教学的两个重要定位低,要学会运用默读,朗读,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美成这篇课文教学的第一关键词。第二,比较阅读编者为什么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合成短文两篇,目的就是要我们开展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的共性和差异。

更上一层楼。

看这一册八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上,也是有别于七年级。在组元安排上有一定特别的考虑,开始走语文要素,组元为主,人文主题,组元为辅的路线。

文体安排更细致,集中阅读策略指向文本学习。就是人文主体在安排上也出现变化,慢慢走向生活的现实和生命的本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和人生。这也是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需要慎重对待的。

站的更高,看看周边,这是一个层次的阅读,我们至少要做好三件事情。一与传统版本的相同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思考不同的版本,他们在文体上有没有差异,注射上做了怎样的调整?练习设置有什么不同?教学定位有何差异?这些差异调整对我们的教学定位时候设计有哪些有益的帮助?

版强调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统编版强调的是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说说他们分别能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第二,阅读与本课有关联的其他课文还是片段。范一帆学生学过的相关课文,从中寻找一些可以参考的点,或许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支架。

比如朱自清的春当中有一句话,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句的闹就与好鸟乱鸣中的乱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新课的支架。

三,围绕速度中的质疑问题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查阅资料式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有进一步发现问题,拓展认知的功能,我们自己的速度无论是钻进去,零式还是跳出来付款。认知总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面对阅读大量的周边材料来丰富补充,修正我们的认知,进而准确把握文本,准确确定教学内容。

一节好课需要目标明晰,线索清晰的学习需要就知识点播又有能力训练的课堂,需要在一节课中有被尊重的幸福感,又实实在在的一点收获感。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美文。这节备课中,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备好一节课,我们必须微读文本,细读文本,脚钻进军零式要跳出来付款。我们必须仔细考量学情,站在学生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能要什么,需要需要做什么,给予我们的微读和考量。我们在细心的做微观设计,用心规划我们的课堂流程和教学方法。

如此,我们才能上好一节课,上好一节精品课。

学习杨和平老师的——我是怎样备谢中书书的《微读文本微设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7-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qf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