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锦堂文稿
作者︱花剑
摘要︱熬着熬着,青春没了,梦想没了。——本文转自【锦堂】微信公众号
熬着,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我不知道英语该怎么翻译这个词,有的翻成boil,可那是熬汤唉;有的翻成struggling throug,在奋斗中度过的意思,很励志的词。但是我觉得,这些翻译似乎都不确切。
因为我们中国人嘴里经常说的“熬着”,是另一回事。
熬着吧,等考上大学就好了。
熬着吧,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再熬熬吧,等房贷还完了就好了。
再熬熬吧,等拿到养老金就好了。
想辞职?熬着吧,说不定明天老板就会加你薪水。
想脱单?熬着吧,说不定明天你就会遇见林妹妹。
有的人说,从前总以为一辈子要好好活着,后来发现,活着活着却变成了熬着。
死不了,赖着。睡不着,熬着。这成了很多人的人生哲学。在这样的人生观里,世界变成了一锅沸腾的汤,大家都在里面煎熬着,翻滚着,偶尔露出水面透个气,就恨不能唱首歌来赞美这美妙的一瞬间。
但人生不是熬汤唉。人生,是我们生活在这世上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能感知到的所有体验的总和。
没有人希望短暂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熬着”中度过的。想想看,熬着是一种什么状态?
首先肯定是极度的不舒服;其次是祈祷这种状态尽早结束;最后,是一种听天由命的无奈。
爱因斯坦有个著名的“美女与火炉”试验,是来观察实验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的。让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个小时,他会觉得只过了1分钟;但是,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他会觉得似乎熬了不止1小时。
爱因斯坦说,这就是关于时间的相对论。那么你呢,你现在读我这篇文章的之前,是感觉自己的人生状态是正喝着冰爽的啤酒,正和美女帅哥们聊着?还是觉得度日如年,正坐在火炉上熬着?
可是,为什么要熬啊?
记得第一次看《飞屋旅行记》的时候,当看到年轻的小伙子和美丽的姑娘结婚了,我真的以为他们的一生会非常非常幸福。因为他们的志向、兴趣和爱好都神奇地相同,而且他们此生共同的愿望,就是能去那个新发现的“仙境瀑布”一次,哪怕看一看也行。
多么简单的愿望,不是吗?
但是导演很残忍地只用不到3分钟的时间,就把他们的一生演绎完了。他们一次次存钱,但因为生活所迫一次次打破存钱罐,一次次让旅行计划落空。很快,小姑娘熬成了老奶奶,又熬成了墙上挂着的遗像,剩下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残破的小木屋里。
熬着熬着,青春没了,梦想没了。等现实世界把你嚼碎了再吐出来,你已成渣。
这样的生活值得吗?熬什么啊熬?
是没有机会?我听说当年李安导演在纽约大学以毕业作品《分界线》,获纽约大学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影片奖,但因为毕业后没有拍片的机会,他有6年的时间一直在家带小孩做家务,靠老婆挣钱养活。6年里的日复一日,厨房里的油盐柴米,足以磨掉一个人所有的锐气,足以让最自信的人也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有一次李安的岳母说,你这么会烧菜,不如我投资你去开个餐馆好不好?但是,李安没有妥协。
因为这6年的时间对于他来讲,不是熬着,他始终没有停止坚持和践行自己的梦想。他不要做厨师,他就是要做导演,哪怕机会等到40岁以后才来。
他不想在别人给的餐馆里,被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煎熬着,想做导演就做啊,哪怕一边做家务一边构思剧本。后来那部《饮食男女》,那么多做菜的场景和镜头,都是李安当年在家里厨房中构思出来的。
那些为梦想而坚持的日子,那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才是真正的拼搏与奋斗。如果对自己所处的状态根本不满意,只是一味屈服和顺从,低着头走过一生,那就是熬着。
一个是主动追梦,一个是被动等待。一个追着追着,说不定就能完成人生的升华;一个熬着熬着,终有一天青丝变白发,少年变药渣。
唯一能安慰的,不过是那句说了千年的老话:熬吧,熬着熬着就好了。
熬着熬着就脱单了?就升职了?就有车有房了?就实现人生的梦想了?
但是你真的信吗?除了熬着,真的就没其他办法了吗?
所以,你是不是还要继续再熬几年?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