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看几遍《简爱》了,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在读书的时候,向同学借的。那时病休在家,那一次读《简爱》没有太多的思考,只是很欣赏里面的文采。
一本大部头,仔仔细细,认认真真从头到尾全部读完。记得看到最后,合起来的感觉就是心里很有成就感。也第一次体会到经典的魅力。
后来,偶尔拿出来看就是选择性的,喜欢看罗彻斯特和简爱的感情经历,就看有男女主角出现的地方看。纯粹是喜欢简爱在爱情里的观念,欣赏她的离开时的决绝和后来在罗彻斯特先生双眼失眠,穷困潦倒时,她义无反顾回来照顾他,一如既往的爱他。这就是年轻时,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
很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拿出来读的时候,开始学会欣赏,学会思考去学习里面的人物描写,心里描写。
简爱在盖兹海徳的那些日子,她总以小孩子的目光和思想来看周围的人和事,我也试着以孩子的心态来思考,来感同身受。
看出了一个小女孩的天真,偏执,古怪,爱憎分明。
她对舅妈一家人的敢爱敢恨,爱就爱,恨就恨,她毫不掩饰。
更觉得可爱的是她和白茜的对话,从开始的敌对到两个人结成了友谊,到最后的依依惜别。
她对舅妈的描写很好:里徳太太约摸有三十六七岁光景,她是个身体强壮的女人,阔肩膀,四肢结实,个儿不高,胖乎乎的,但还不能算胖得不得了。脸相当大,下额很发达,很壮实,额头很低,下巴又大又突出,嘴巴跟鼻子还算端正;淡淡的眉毛下面,一双无情的眼睛在闪亮,她的皮肤黑黑的没有光泽,头发差不多和亚麻一个颜色,她的身体结实得像一口钟一般——疾病从不敢接近她。她是个精明而严厉的总管,她的一家大小和所有的佃户全都归她管,只有她的孩子们偶尔会反抗和嘲笑她的权威,她讲究衣饰,她还有一种指望把她的漂亮衣服衬托的更美的风度和仪态。
把一个中年妇女描写得维妙维肖。
而里徳太太对待她的冷漠无情描写得很到位,对她的讨厌,又不得不养她这种矛盾的心里刻画得到位。
这样的词句,真的值得一读再读。在盖慈海徳是她最艰苦的时候,也是留在她心里的阴影。
有人说:快乐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快乐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
幸好在十岁那年,她离开了里徳太太,来到学校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