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MT):将一段文本从一种语言自动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用神经网络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称为神经机器翻译(NMT)。
主要特征:
- 输出是单词序列而不是单个单词。
- 输出序列的长度可能与源序列的长度不同。
数据预处理包括:
- 清洗
- 分词
- 建立词典
- 得到数据生成器
2. Encoder-Decoder与Seq2Seq模型
机器翻译Encoder-Decoder模型encoder:输入到隐藏状态
decoder:隐藏状态到输出
训练时Encoder输出的hidden state作为Decoder部分的初始状态进行训练, 以句首特殊字符<bos>作为Decoder的第一个输入, label为下一个词, 同样以下一个词为下一个输入,而下下个词作为下一个输入的label, 如此到句尾.
训练过程
预测过程与训练过程类似, 只不过Decoder部分仅有第一个输入<bos>, 后续输入均为前一个单元的输出.
预测过程
那如何从输出中确定后一个词呢? 这里使用Dense, 从结果中挑选一个概率最大的词作为输出单词.
Seq2Seq框架 挑选概率最大的一个词作为下一个单元的输入
但是这样做是贪心算法, 其结果是每次选择局部最优, 然而将所有可能都保留下来需要大量资源. 因此引入Beam Search, 每步选择前n个最大可能的单词作为输出继续下一个单词的预测.
Beam Search (n=2)以下是评论区小罗同学做的总结 (有部分修改)
数据预处理
- 读取数据,处理数据中的编码问题,并将无效的字符串删除
- 分词,分词的目的就是将字符串转换成单词组成的列表。目前有很多现成的分词工具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直接按照空格进行分词(不推荐,因为分词不是很准确)
- 建立词典,将单词组成的列表编程单词id组成的列表,这里会得到如下几样东西
- 去重后词典,及其中单词对应的索引列表
- 还可以得到给定索引找到其对应的单词的列表,以及给定单词得到对应索引的字典。
- 原始语料所有词对应的词典索引的列表
- 对数据进行padding操作。我们需要设置最大的数据长度,如果超出了设定的长度直接把后面的截断,少了的,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padding
- 制作数据生成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翻译任务的数据格式,机器翻译的输入是一段文本序列,输出也是一段文本序列。
Seq2Seq模型的构建
- Seq2Seq模型有很多种,但是整体框架都是基于先编码后解码的框架。也就是先对输入序列使用循环神经网络对他进行编码,编码成一个向量之后,再将编码得到的向量作为一个新的解码循环神经网络的隐藏状态的输入,进行解码,一次输出一个序列的元素,再将模型训练输出的序列元素与真实标签计算损失进行学习。
- 词嵌入,一般情况下输入到编码网络中的数据不是一个onehot向量, 而是经过了编码之后的向量,比如由word2vec技术,让编码后的向量由更加丰富的含义 (使用nn.Embedding的作用)。
- 在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数据都是以时间步展开,也就是(Seq_len,)这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的
- 对于编码与解码的循环神经网络,可以通过控制隐藏层的层数及每一层隐藏层神经元的数量来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 编码部分,RNN的用0初始化隐含状态,最后的输出主要是隐藏状态,编码RNN输出的隐含状态认为是其对应的编码向量
- 解码器的整体形状与编码器是一样的,只不过解码器的模型的隐藏状态是由编码器的输出的隐藏状态初始化的。
损失函数
- 解码器的输出是一个和词典维度相同的向量,其每个值对应与向量索引位置对应词的分数,一般是选择分数最大的那个词作为最终的输出。
- 在计算损失函数之前,要把padding去掉,因为padding的部分不参与计算
测试
- 解码器在测试的时候需要将模型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时间步的输入
- Beam Search搜索算法。
- 假设预测的时候词典的大小为3,内容为a,b,c. beam size为2,解码的时候过程如下
- 生成第一个词的时候,选择概率最大的两个词,假设为a,c.那么当前的两个序列就是a和c。
- 生成第二个词的时候,将当前序列a和c,分别与此表中的所有词进行组合,得到新的6个序列aa ab ac ca cb cc,计算每个序列的得分,并选择得分最高的2个序列,作为新的当前序列,假如为aa cb
- 后面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遇到结束符或者达到最大长度为止,最终输出得分最高的2个序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