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写作发生的那些事
你的方法,我的方法,其实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

你的方法,我的方法,其实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

作者: f6242f52175b | 来源:发表于2019-09-21 11:53 被阅读0次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公司里,工作时间3,5年的员工,贡献不大,但还希望老板加薪。找老板谈话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一定会如愿,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等谈话结束的时候却是满脸尴尬——因为老板的答复是要么不加薪,要么走人。大多数情况下,员工会选择离职。

    家庭里,妻子对丈夫说:“我好冷。”丈夫扭过头,满脸怒气的说:“才开到21度,怎么会冷呢?”妻子反驳道:“我就是冷,温度这么低,不知道是不是你有问题!”忽然间丈夫情绪爆发了,“你才有问题,是你有问题,冷,就出去!”结果夫妻双方避免不了一场争吵。

    面对上面的事情,你会是这样的做法吗?认为只有“我的想法”是正确的,“你的想法”是错误的,想要解决问题,必须服从“我的想法”。

    我们做事几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要么服从你,要么追随我。不服从、不追随,只会带来争吵,一次争夺“权力的战争”。最后双方都会消耗自己的力量而去战胜对方。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呢?

    面对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工作以及更广泛的领域中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如何面对呢?除了“你的方法”、“我的方法”,我们还有第3种选择——我们的方法。

    《第3选择》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人生不是选择题,除了A就是B,人生也可以是填空题,你可以自己想出答案填上。

    作者史蒂芬科维,美国作家。在领导管理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科维传授的内容不是某种流行时尚或管理技巧,而是经过时间考验并且能够指导行为的基本原则。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人类潜能导师。

    我不是环境的产物,我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斯蒂芬科维

    一 我们的方法——第3选择

    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最棘手甚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生命中几乎所有困难和严重分歧,它是通向未来的方法。它既不是你的方法,也不是我的方法,它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是集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于一身的我们的方法,也是第3选择。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也是大多数冲突的两个方面。我们习惯以“我”与“你”来看待思考问题。“我”是好的,“你”是坏的或者至少没有“我”好;“我”的动机是正确的,“你”的动机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发现,第1选择往往是我说服你,你遵循我的方法。第2选择是你说服我,我遵循你的方法。这两种选择思维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大多数人的身上,我们如何改变它,找到我们需要的第3选择呢?

    1+1=2,在数学领域这是永远正确的真理。在其他领域就一定会是这样的吗?

    一个团队加上一个团队,创造的成果一定是两个团队单独创造的成果之和吗?答案是不确定的。1加1可能会等于2或10 或100!协同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决定放弃成见、共同迎接挑战,携手共进,他们创造的成果一定会大于2或10或100。有人可能会说,“我向对方妥协,也可以做到这样的效果”。请注意,协同和妥协是两个概念。

    妥协,指为了避免冲突或争执而让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妥协1加1最多会是1.5,因为有一方会做出让步。这不是我们所强调的第3选择。第3选择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情况下开展的,你选择了妥协,还是没有跳出第1选择、第2选择的思维模式。

    如果双方既不协同,也不妥协,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0。双方各自为战,看似是合作,实质是分裂。

    协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自然法则,既不是“你的方法”,也不是“我的方法”,而是采用“我们的方法”来达到更好、更有成效的结果。

    假设掰断一根筷子需要1牛的力,掰断10根筷子需要10牛的力吗?结果是,掰断10根筷子不止需要10牛的力。

    二 协同的思维模式

    如何培养我们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呢?跳出第1选择、第2选择呢?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是革新者,破局者,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的认知思维。要想获得“第3选择”思维,首先要违反自己的直觉,只有这样才能引导我们远离自我中心,建立起对别人的尊重,才会让我们在“正确”的答案和“更好”的方法之间做出选择。

    思维模式1:我看到自己

    认知的第一步,将自己视为有独立判断力和行为能力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句废话呢?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没错,这是现实客观存在的。但是,你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受别人思想干扰的独立人吗?还是一个被别人定义的某个人呢?

    被定义就是被禁锢或限制,其结果是所有的价值观都来自外部。标签是社会对人们最大的“定义”,这其实是在“盗用真实身份”。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要做什么样的事,是我们自由选择的结果,无关乎别人。

    公司里,一直是同事眼中“老好人”的新人丽丽,承包了同事下班时的临时工作。不是因为丽丽喜欢多做工作,只是想搞好同事关系。时间久了,大家都喜欢把下班的工作交给丽丽去做。丽丽虽然不情愿,但是同事都喜欢用“老好人的定义”要求她完成工作。一次下班,丽丽要忙着去赶一个重要的聚会,却被同事要求帮他完成下班的临时工作。丽丽知道这次聚会很难得,但是放不下同事对她的评价。最后丽丽向同事妥协,完成了工作后,再去聚会。结果,丽丽错过了聚会。

    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活在了别人的话语里,你的身份已经被“盗窃”了——失去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立场。为了迎合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去做事,以别人的评价为判断自己“好”与“坏”的标准。你还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受别人思维干扰的独立人吗?

    如果我们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认真的审视自己,就可以判断自己的行为后果,看到自己需要弥补的不足,因为我们并不完美。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可以看到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可以看到自己的真正动机。

    思维模式2: 我看到你

    视他人为人而非物。

    当你审视别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是一个独立的人,还是看到了年龄、性别、种族、国籍等,还是看到了一个“圈内”或“圈外”的成员?

    把人当他,而不是当它。

    它,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如果我们把人称为它,就是把人当人以外的事物来看。你觉得不可思议吗?你认为你不会这样做吗?

    和别人对话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态。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时,你命令下属用一种他不喜欢的方式去完成。你是不是把下属当成了完成这件事的“工具”,把下属当成了“它”,而不是一个拥有独立特性、能力、天赋的人。

    当人们之间的关系成为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时,就会发生一种转变。你把下属当人对待时,你会尊敬他,考虑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意见,而不会是一味的下达命令。不要将别人视为一种符号,试着去想象别人和你一样有着优点与缺点、个性与矛盾、惊人天赋与可怕盲点的实实在在的人。

    思维模式3:我找到你

    找出冲突,而不是回避或自卫。

    当别人与你的见解不同时,最好的回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听听你的想法!”并切实采取行动。

    相信我,做出这一步会很难。当有人开始反驳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回击。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放下自我防御的思维模式,认真倾听,你会看见对方的思维世界。

    在冲突中,当别人发言的时候,我们通常想做的是如何回击和反驳。因为我们无法透过彼此之间的“墙”去倾听,无法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同理心倾听可以帮助你穿透这面“墙”。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后者指的是在冲突中由于产生关怀、理解的情感转而支持另一方。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赞同别人的观点,只是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别人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以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感受。在冲突的世界里,太多的人感到自己被漠视、被剥夺权利,他们为被忽视或误解而沮丧。向前一步去倾听的人——真正倾听的人——可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防御高墙”。

    用同理心去倾听,并不是让自己做一个“软心肠”,不要认为理解别人就会改变他们。当你企图控制与分化人群,强迫他们分为三六九等,那么必然会招致反抗。“你与他”的模式将不复存在,只剩下“你与它”的模式,最后得到的将是冲突而不是创造力。同理心是违反直觉的,这与竞争意识是相反的。竞争意识只会得到两个结果:一是我赢你输,二是我输你赢。但是我们追求的是双赢,想要达到这样的结果,需要我们养成“用同理心倾听”的习惯——先寻求理解,在寻求被理解。

    当你坐下来,保持安静并全神贯注,用同理心去倾听对方的时候。你会发现为何对方会那么快向自己敞开心扉,当你把对方的想法注入自己的思维中时,最终你的思路也会被拓宽。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我的思维方式不应是“我因为你与我一样而在乎你”,而是“我应为你与我不同而珍惜并重视你”。

    思维模式4:我与你协同

    找出一种更好的从未想到过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击的循环。

    一旦我们彼此充分理解,我们便开始寻求协同,寻找比我们各自能想到的更好的解决方案。协同是迅速而创造性地合作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如何更好的达到协同呢?

    a询问,表明寻找第3选择的意愿。

    如果双方都不抱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我想就不会有第3选择。协同过程的第一步是提出第3选择的问题:“你愿意寻找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吗?”

    如果对方的回答是“不愿意”,我想这次谈话的矛盾短时间是不会解决了。如果对方的回答是“我愿意”,恭喜你们,你们在朝着更好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做出了重要的决定。

    请注意,需要做的是“我看到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代表着某一方的立场、利益。不要将对方看成是“它”,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独立思想的个体,必须摒弃对解决方案先入为主的观点。

    b界定成功标准,多方共赢的标准

    尽可能早地了解可能多的人的想法。我们为寻找第3选择做好了铺垫,但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了解对方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立场,明确符合双方共赢的标准。共赢的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保证我们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当我们爬上一架搭错墙的梯子时,每一步都只会让我们离目的地更远,没有成功标准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境地。

    超越公平,不容商榷标准的产生几乎总是关乎公平与正义。“这是不公平的,这是不公正的,这是不恰当的”,无论在校园、市场、家庭、工作中,我们都随处可见,这都是人类的基本诉求。拥有第3选择的人如何面对公平做出更好的选择呢?只有超越公平,拿出更公平的标准。

    有两个人呆在荒岛上,快要饿死了,突然遇见了上帝。上帝见状,给了这两个人一根鱼竿和一桶鱼。公平的做法是,一个人要么拿鱼,要么拿鱼竿,剩下的归另外一个人。两个人就这样分了鱼竿和鱼。拿鱼的人,吃完鱼以后,就没有食物了,只能回到以前的状态,继续挨饿,结果还是饿死了。拿鱼竿的人,还没有等到钓到鱼,就已经饿死了。还有其他更好的第3选择吗?

    这两个人不去分割鱼和鱼竿,而是一起分享呢?两个人每天坚持吃一点鱼,坚持钓鱼,最后两个人都不会饿死。这就是超越了公平,对双方都有利的第3选择。

    拥有第3选择思维的人,对公平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协同。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一个更高的期待——对多方都有利的方案。如果只想要公平,那么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

    c创造第3选择

    伟大的发明都是来自异想天开的想法。在20世纪中叶,人们用DDT杀虫剂来控制疟蚊,降低了疟疾死亡人数。但同时,DDT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人类癌变。人类社会急需一种新方法去解决疟蚊问题。在讨论会上,各种方案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甚至有一位火箭学家建议用激光击落蚊子,所有人都不以为然的大笑起来。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采用了火箭学家的建议。

    在协同的过程中,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没有任何想法是出格的,一切完全是自由的。不要因为提出的想法而自负和自满,因为在这里所有的想法都是试探性的。你可以在前一分钟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转身又提出另一个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案:没有人担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前后一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进入协同的过程中,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我们要暂时停止判断,因为我们不是在那里争论、批判或者确定什么,那些都是以后的事。它更是一场游戏而不只是工作,更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更是建议而不只是解决方案。它是一个建立模型的地方,也可以把模型敲碎重建。在协同过程中有“一千种可能性在等着我们”。

    d达成协同

    当我们对原有的争执与设想不再感兴趣时,我们就知道,我们已经找到了第3选择。新的选择不是妥协。妥协发生时,每个人都需要放弃一些东西才能达成共识,因此造成的不满却久久不散。第3 选择改变了我们和对手的原有关系——突然发现我们已经成为合作伙伴,不再是战场上的敌人。

    公司里的老员工,既没有很大贡献,也没有很大过错,如何解决加薪问题呢?

    试着运用第3选择思维去思考。“我看到自己”,我不是下属的上司,我只是我自己,和下属一样在公司里工作的员工; “我看到你”,我应该尊敬他,理解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意见,考虑加薪对他的意义; “我找到你”,我们之间有分歧,我需要请他说出他的观点,并用同理心去倾听,体会他的感受,确保我明确理解他的诉求;“协同”,询问下属是否愿意寻求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除了要么走人,要么加薪;下属愿意,制定双方都有利的成功标准——下属即可以得到加薪,又可以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与下属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协同。

    当你试图解决跟朋友、同事,或是家人之间的一项冲突,而事情的发展不如你所愿时,难免会感到挫折。你是会选择妥协呢?还是会坚持去寻找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如果选择了妥协,你还是没有跳出2种思维选择的模式——要么“你赢我输”,要么“你输我赢”。这样的结果总会有一方是受害者,争执也永远不会停止。如果你选择第3选择思维模式,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结果,因为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解决方案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试着迈出第一步,寻找属于自己的第3选择思维模式。也许,你会发现你的世界可以比现在更大,更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方法,我的方法,其实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zs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