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待的久了其实特别适合去思考一个问题,你对于自我认知了解多少?
百度百科给的解释:
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好,官方给的解答是这样的,那你的想法呢?
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我在做自我认知发现的一个点吧。
我有个特别奇葩的系统,即我可以给家人给朋友花钱,但是我却很难仅仅为自己花钱,尤其是物质上的。我会觉得我不该这样,我也不需要这些。
在追溯源头的时候我记起一个事:
在我上大班的时候,那阵子兴吃蛋筒。有天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因为班里就没有人没吃过了,所以我很壮烈的给父亲提了:我要5角钱!可能是我气势太壮烈,也可能是炎炎的夏日里我真挚的表演打动了老父亲,反正他同意了。
好,名场面来了!
父亲翻了整整3个箱子,那种老式的藤条箱子。整整3个!在每个暗兜,每个衣服兜捞了一遍,最后从一个塑料袋包裹的卫生纸团里拿了一个硬币给我。
我虔诚的拿着这黄澄澄5角钱一路奔向学校,在门卫处的小店买了一个蛋筒。
这个蛋筒被我和发小俩人一人舔一口干完的,在一个嘈杂的楼梯转角下。
最后一口吃完的时候,我都反应了很久,总觉得剧情发展的有点不对。那会儿不懂,现在想想大概是震惊的,无语的,可能有点委屈吧。因为吃的过程及体验的时间,我觉得和我得到这5角钱真的太不吻合了!这件事太扯淡了!这就没啦?!!我甚至都没有从我双手接过5角钱的神圣时刻里缓过来,居然这会我要面对这件事到此结束?!!!
然后从那一年开始,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学费没有交齐的人”这个标签会跟我很久。时隔今日,我还是那个看着手上蛋筒纸发懵的小孩,我会对很多美好的东西自动屏蔽,我会对很多产生的需求自动过筛。
因为,我觉得我不应该,我要深思熟虑我是不是要,是不是一定要,是不是必须要,所以“随便”“不需要,谢谢!”变成了我的口头禅。
可是自从认识老大以后,她带我吃过甜筒,也教我怎么赚到那买甜筒的5角钱,也让我去思考为什么我会发懵,我甚至能有意识的调整自己从那个呆呆的小孩走出来,去体验即使很短暂的甜我也拥有过的快乐。
我想这就是挖掘自己意识的一个好处吧,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一直在下意识的扮演那个“学费没有交齐”的孩子,我也一直找不到那个甜筒给我快乐,下意识的屏蔽了自己的喜好,去尽力做一个无欲无求,不与众人苟同,淡漠且胆小的人。
现在的自己会去悄悄搜索那些奢侈品由来,会去找找钻戒戴在手上的感觉,会去创造机会试试我的野马.......因为我觉得我靠自己这些都会有的,我是可以拥有它们的。感觉到自己也是可以去取悦自己,满足自己的,那个黄澄澄的5角钱就是属于我由我支配,它就是给我来了快乐的。
一个人的时候特别适合去挖一挖自己那些奇奇怪怪的下意识,无意识。在今天这个物质不匮乏的时代里,我们不就是应该追求追求精神的蛋筒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