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盗之名

作者: 小马哥的写生簿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13:35 被阅读0次

    今早终于将《偷书贼》读完,之后非常舒心。可见我是个缺乏成功的人。我渴望着成功带来的荣誉感和喜乐,因为懒惰和软弱,未能满足一二。就拿最起码的读书,我虽很喜欢,却也像个乌龟,一本书能读一两个月。

    这本书并没给我带来多大的震撼。故事情节没有多大的跨服,也没有多大的跌宕起伏。循循渐进的叙述了偷书贼在二战期间的德国所遭遇的事。这本书更像是偷书贼的日记,所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很好理解。

    我想唯一使人深思的应该是偷书贼的自我成长和战争带来的伤痛。这可能是所有作品都会自然而然吐露的宗旨。所以我读过很多关于“深思”的书评,基本上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教导人避免冲突,爱和平。当然还有很多一部分是赞扬书中的爱情的,歌颂那种常人很难企及的忠贞、勇敢。

    在这本书里也有爱情。虽然偷书贼年纪尚小,但那种懵懂的爱情的种子还是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逐渐浮出水面。这种时候的爱情极其纯洁。偷书贼与一个爱踢球的小伙子经常一起活动,他也是她的邻居。这种小伙伴的友谊迅速升华为爱情有点不契合实际。即使那个男孩总会时不时戏谑的要亲吻偷书贼。

    但最后小男孩鲁迪被空袭炸死,偷书贼怀抱他时,那种超越年龄和友谊的亲吻还是令我久久难忘。其中在这一点上,作者还特意描写了细节。他们俩的牙齿发生了碰撞。从而告诉了我,偷书贼真的是爱他,并且带有一些遗憾的心里。两者交织的状态下,偷书贼的感情爆发被作者带有自我色彩的渲染了。

    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艺术取自现实,同时又不得不超越现实。我们每个人的感官里都有一个G点,包括神经通过外在事物所产生的情感抒发。我们需要决堤,需要那么一个隐藏的破口;一旦洪水猛兽侵袭而来,我们不至于麻木到一言不发或一动不动。

    由此产生的效应就会令观察者不能轻易遗忘,并可能从中产生某些共鸣,发现真理,从而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成长。所以我不奢求安逸或一成不变的状态。我们人类还是需要一些动荡和搅扰。因为肉体和精神如果不受刺激就会腐烂。

    读完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偷书贼。只是“偷”的性质不一样。如今我们因为贪恋某种从母腹就已产生的天性,在后天的经历过程中一步步的膨胀,以至于无法控制的那种渴求或者称为天赋的东西,就像一个大大的漩涡把我们引向足以使自己快乐和满足的境地。并且会像吸食大麻一样上瘾,难以自拔。

    说白了我们是一些缺乏寄托的群居动物。所谓的寄托不是一种依靠,或者转移;而是一种奉献,和“舍”的精神。奉献包括怜悯、安慰,使人忘记痛苦,走上一种盼望的生活。而“舍”,它应该是一种无畏的摆上,甚至是自我成全的牺牲,并且带有一些自我人格魅力的升华。

    偷书贼被寄养在慕尼黑一个靠给人洗衣和粉刷墙壁的家庭。即使寄养的母亲性格乖僻,总是骂骂咧咧,但她骨子里的爱却不比任何人少。她既没有像我们在其他书籍或影视作品里观看到的那种时不时就会家暴孩子的养母,也没有不给偷书贼吃饭,甚至把所有的家务活压在偷书贼身上;她反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就像中国的传统母亲一样刀子嘴豆腐心。

    其中有一段描写她对丈夫的爱。即使平常对丈夫冷眼旁观,骂他蠢猪;但当丈夫被送往俄国的战场期间,偷书贼在夜里看到她紧紧的抱着丈夫最心爱的手风琴。大概世界上最相似的东西就是爱了。所以这一点无论到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彼此产生共鸣。

    偷书贼在那样一个动荡流血的年代,之所以没有惧怕,并且还能变得坚强,有盼望;最大程度上要感谢她的“偷”的习性和冲动,这些使她意识到生活的意义,还有比饥饿寒冷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读书。而更为令人欣慰的是,她遇到了镇长夫人。

    后来我反复思想,为什么镇长夫人会对偷书贼格外眷顾。一方面是偷书贼对书籍的渴望,另一方面是偷书贼的身世背景。作者在镇长夫人身上并没有做过多的描述,很大一方面可能是,偷书贼就是镇长夫人的一部分,她们彼此在某些方面有契合的地方。

    可能在这其中,镇长夫人更羡慕偷书贼,至少偷书贼在她看来拥有比她更多真实的幸福,这里面包括梦想、盼望,和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曲折,身为一个小女孩,在困苦的环境中能不气馁、不胆怯,并勇于追求,彰显自己的性格。这一点上,镇长夫人是自卑的。也许她更像一个关在笼子里的人,这个笼子是用迷茫、孤独、软弱、无助,和自欺编织而成的。

    偷书贼使我们见证了一个从不识字到渴望识字,再到能稍微看懂一些文字所流露的欣喜,并逐渐爱上文字,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饥渴的求学者,她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文字和书籍对她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能看、看得懂,而升华为藉着文字来书写自己的情感,藉着书籍来安慰身边的人。

    正如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那样,在空袭来袭时,大家躲在防空洞,都很紧张害怕的状态下,偷书贼好不胆怯的拿出她心爱的书,并勇敢的读给大家听。这个时候她既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从而减轻了大家的恐惧,同时也使人意识到书籍的重要性,和它所散发出的无比魅力。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的养父汉斯。汉斯对偷书贼的爱使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超越血缘关系的爱会不会有隔阂和保留。但我们看到的是,他对偷书贼的爱已经突破了这层传统的观念。他爱偷书贼就像爱他的手风琴一样,保护、坦诚、纯粹、无私,甚至与她一同作战,并享受胜利的喜悦。

    其中最为感人的就是对犹太人马克斯的保护,就像他们俩共有的宝藏一样,不许任何人侵犯他们的领地。在地下室他俩与马克斯相处的非常愉快,已经超出了种族的关系。汉斯给马克斯拉手风琴,偷书贼给马克斯读书。这种没有任何渣滓的友谊,我们在最后的游行中看到,偷书贼睁大眼睛捕捉那熟悉的身影,并不顾纳粹的击打,钻进游行退伍中,拨开那些被纳粹鞭策的犹太人,径直投入马克斯的怀抱。

    这一幕令我泪流满面。很多时候我们活得还不如一个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对真理的理解还不如一个孩子。比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孩子,比如《小王子》里的那个孩子。我们感到羞愧。

    至于马克斯用油漆涂写的《 撷取文字的人 》,以及他在昏睡状态中所做的梦简直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讽刺。马克斯与希特勒的拳击赛是全犹太人与纳粹的拳击赛,这场赛事谁胜谁负在《 撷取文字的人 》里面我们没有看到。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马克斯抱有绝对的希望,因为他并未低头,不是他有多大的坚强,而是他从偷书贼从汉斯这样一些德国人身上看到了希望。

    09.06.2017.苏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盗之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fk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