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我是谁?我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这样的疑问,再次翻开这本书。查阅当当的购买记录,此书购于5年前,当时应该是看到它高居销售榜首位及当当的推荐后购买的。清晰记得翻过一两遍后便束之高阁,理由很简单—看不懂。
重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直到2015年的某天,带着些困惑翻看此书,不知怎么突然就看进去,接着找了大量相关书籍延伸阅读。若说对自己有影响的书,它也应该算一本吧,因为籍由它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阅读大门,让自己走进奇妙而充满魅力的心理学世界。在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将自己打碎重塑,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刚完成一次体验式线下课堂学习,学会与自己内在小孩对话、和以往的恩怨和解,一下子拉近了与自己内在的距离。在我深入思考“我是谁?我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的问题时,立刻想到这本书。此时再读,感受已完成不同。
纵观全书,德芬老师将她灵性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和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呈现。通过神秘老人与女主人公的会面,从一次次的对话中,教给大家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潜意识、情绪等等。虽然现在感觉内容比较浅显,因为每一项内容都可以展开来讲上半天,但作为一本入门读物,已尽其所能地把想让读者知道的尽量放在其中了。书中文字曾给予我很多触动,却未能带给我真正的改变,于感受型的我而言,只有经历感同身受的体验后,才能带来思想上的真正改变。
回到书本身,以“我是谁?”来展开故事。曾经的自己和书中的若菱一样,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多年来,在脑海中各种“应该”念头的支配下,理所应当地认为我就是我的名字、职业、身份等等,却从未想过这些念头从何而来,又是否正确?书中用图示来说明,真我被身分认同、思想、情绪、身体四个圆层层包围,失去真我却依然需要“自我感”的人们,只能认同于外在的种种,形成所谓“小我”“自我ego”,通过不断追求外在的东西来满足自己。
重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相对于上面这段些许晦涩的文字,对于潜意识的初探更易理解。世界按它本来的样子运转,呈现在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因为人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比特的信息,但留下来被我们意识到的只是其中两千比特,就好像大脑中有一层信息过滤网,我们选择留下自己想看见的东西,其他的被自动排除掉。而这层过滤网就是每个人从小形成的信念系统,也就是被灌输的、或是自己根据生活体验形成的观念、价值观等,完全因人而异。书中举的三个儿子针对父亲同样的行为而形成不同信念,最终拥有不同人生,便是最好的例子。
平时,我们往往被只占5%的潜意识马车所驱使,过着95%无觉知的显意识生活,而不自知。更多时候被潜意识中的“不要”所主宰,最终那个“不要”往往就变成“要”,听到太多这样的故事,自己也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就像《头脑特工队》这部动画片中所描绘的,潜意识隐藏在那扇厚重的大门后面,里面存放着很多被我们刻意或选择性遗忘的记忆球,我们以为它们被忘记了,不存在了,实际上它们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有这样一句话:“往往是那些想不起来的事情带来的影响会更加巨大”,这也许就是指潜意识的作用吧。只有让自己不断去看到藏在水面下那95%的冰山,才有可能通过改变将其融化。
当我们打开和潜意识连接的通道,看到真实的自己时,更需要勇气去面对和改变,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方法,和身体联结,对情绪臣服,对思想进行检视,对身份认同进行觉察。针对每种方法有些具体的做法,比如通过瑜伽、静坐、运动和身体建立联结等。
当然,对于书中有些内容,至今依然无法真正理解,比如可以心想事成的吸引力法则。对于臣服的概念,也是在不断感悟中渐渐有所体会,接纳事实真相,接纳因此而产生的情绪,不再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过多忧虑,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
重读此书,借机把自己近期所学所感所悟重新梳理,让思想和文字碰撞出更多火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