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人说
不必14岁就嫁给陌生男人,难道我们就该止步了?

不必14岁就嫁给陌生男人,难道我们就该止步了?

作者: 卡拉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17:13 被阅读317次

    01、向前一步,现在还不是停下来的时候

    终于去看了最近大热的《摔跤吧,爸爸》。

    这部电影有一个转折点,两个女儿受不了爸爸的残酷摔跤训练,决定逃避训练,去参加朋友的婚礼。

    她们在婚礼上被爸爸当众严厉指责后,向新娘子哭诉,为什么她们会摊上这样一个残忍的爸爸。

    新娘说,我倒希望神能赐给我这样一个爸爸,这样我就不必在14岁时被迫嫁给一个陌生的男人。

    从此之后,两个女儿真正理解了爸爸的苦心,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主动训练,走上摔跤之路。

    可能很多中国女性看到这里,都会冒出一个念头:幸好我没有生在印度,不必14岁就嫁给一个陌生男人。

    当然,在今天的中国,女性地位显然比印度高得多,而且可以说,女性的境况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了。14岁就被迫嫁给陌生男人的事情,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无法想象。

    不过,在为此感到庆幸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在我的心头萦绕:“不必14岁就嫁给陌生男人”,难道我们就该止步了吗?我们还该不该争取更多?

    其实,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内心是忐忑的。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热衷讨论女权,宣扬“女人应该得到更多”,这种调调是不太受欢迎的,至少人们很难觉得这样的女人是可爱的。

    但是,如果停下脚步,我们能指望一个摔跤爸爸来拯救自己吗?我们等来的,只能是残酷的现实。

    在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写的《向前一步》这本书里,桑德伯格勇敢而尖锐的指出,不要沉迷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境况”,因为真正的性别平等还远远没有到来。

    我们需要再向前一步,为性别平等而不懈努力。

    02、女性应该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

    往桌前坐

    桑德伯格在书中谈到一个现象,女性在开会时喜欢坐到角落,哪怕以她们的职级和角色,完全有资格和能力坐到桌前。

    关于这一点,很多男性可能觉得莫名其妙,如果他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种现象,这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作为职场女性,我自己也是看到书中描述的情况,才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会议。这个会议是由我们部门主办的,项目由另一位同事负责。出于学习的目的,我希望能够旁听这个会议,就到会议室去帮忙做会务组织工作。

    会议开始之后,我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工作,就坐到了一个角落的椅子上,试图“隐身”。这时我的领导示意我坐到桌前,这让我感到诧异,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读到桑德伯格的描述,我才猛然发现,这个项目是不是我负责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事实上参与了会议,而且没有任何人对此提出异议。

    我完全有资格“坐在桌前”,而不是蜷缩在角落里。

    避免过度审视自己

    女性低估自己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我们常常把事情发展不顺利的原因归咎于自己“不够好”。

    一个女孩如果恋情遭遇挫折,她会倾向于认为,“是我不够漂亮/不够可爱/不够有魅力”。

    《欢乐颂2》里面的邱莹莹,遭到有处女情结的男友嫌弃,她没有一刻质疑过男友观念的合理性,而是时刻悔恨“自己当初不够矜持”。

    关雎尔一直没有遇到心仪的男友,也是不断怀疑“自己没有女性魅力”。

    但是男性遭到女神拒绝,会更倾向于认为“她还没有喜欢上我”,而不是“我不够好”。他们会不断坚持,可能是追同一个女孩,也可能是追其他的女孩。总而言之,他们不会放弃“追求”这件事。

    当然,这并不是女孩们的错。女孩们更容易怀疑自己,是因为她们从小就被教导,更靠谱的办法是“吸引”而不是“追求”,这必然引导她们把审视的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对自己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意识到女性容易低估自己,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同样重要。

    我们给女人的建议是,时刻告诉自己“我能行”。

    我们给男人的建议是,当女朋友、妻子或者女儿表现出脆弱和不自信时,试着说“你能行“,而不是“我养你”。

    尽管’“我养你”让你听起来更像一个“负责任的男人”,但“你能行”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03、成功让女人变得不受欢迎?也许是因为人们还不习惯女人的成功

    除了相信自己,女人们还应该更加勇敢的追求成功。我在这里用“勇敢”这个词,是因为女性确实会害怕成功。

    “害怕成功”看上去不太容易理解。不过看看多少人把“女强人”当做贬义词使用,看看多少女性对“女强人”的标签避之唯恐不及,我们就会发现,要理解这一点其实也不难。

    在希望获得他人的喜爱这一点上,不同性别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男人越成功越受欢迎,女人却越成功越不受欢迎。

    桑德伯格在书中提到了“海蒂-霍华德”实验。受试者分两组,阅读同一个成功故事,唯一的区别是,一个故事的主角是女性“海蒂”,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是男性“霍华德”。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认为“海蒂”和“霍华德”同样有能力,但他们更加愿意与“霍华德”共事,因为“海蒂被认为很自私“。

    看吧,人们常常认为追求成功的女性是“自私的”、“霸道的”、“不近人情的”。

    其实哪怕没有实验证明,我们也能轻易的发现这一点。我用“女上司”做关键词百度了一下,随便点开一个链接,把留言给大家截屏感受一下:


    这就是人们对“女上司”的偏见。不用我说,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发现,小气、带着情绪上班绝不是女性的专利,被人“在床上搞定”的,也无疑是男领导居多。

    最后一条“女人的思维和男人不一样,一起做事很烦”,倒是给了我启发。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思考。这句话错得如此明显和离谱,以至于我懒得反驳。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

    除非你取得说话的资格,否则没人会听你的。

    刚结婚的时候,常常跟老公两个人因为做饭的问题产生矛盾。倒不是因为他要求必须由我做饭(不然我根本不会考虑嫁给他好吗),实际上他经常主动做饭。

    问题在于,他要求我也经常做饭。但是我对做饭这件事实在不擅长,也不喜欢。怎么办?我的办法是,如果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我们可以叫外卖或者到餐厅吃。

    一开始他有点不太乐意,但是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我们没有再为做饭的事情产生过矛盾。

    可能有些人认为,我老公已经主动做家务了,他只是希望我也分担一点,这也不行吗?我是不是太强势了?

    但是想想吧,如果一个男人对女人说:你想做就做,不想做我们出去吃。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个很体谅老婆的超级好男人?

    明明是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人们的感受差别这么大?在这件事里,我不就是“海蒂”吗?

    归根到底,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不经过仔细思考,我们都无法发现自己的谬误。

    应对这种情况的终极解决办法是:用更多女性的成功,让人们习惯这一点。

    在所有女性都只能待字闺中的年代,“处女”是男人娶妻的“硬标准”;但是今天,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这样的“标准”。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做万年单身狗啊!

    职场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女性领导和高管的比例达到50%,人们就会习惯于根据能力而非性别来评价上司。

    “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思考”会变得像“贞操是女人最好的嫁妆”一样可笑。

    这一切,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去创造。

    04、女性没有必要过早的放弃或牺牲自己的事业

    我们希望鼓励女性去做领导、做高管,但一个让人遗憾的现实是,很多女性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当女孩们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她们就被告知(自己也这样认为),应该找一份“稳定而清闲”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银行职员等等。为什么呢?

    原因特别简单:因为女人以后还要相夫教子,一份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会影响她照顾家庭。

    这种“家庭和事业必然矛盾”的观念影响了绝大多数女性的职业选择,甚至包括桑德伯格这样的成功女性。

    桑德伯格说,她大学毕业后,指导老师拉里.萨默斯建议她申请国际奖学金项目,但是她拒绝了,理由是“如果我在海外生活,那么约会对象就不大可能发展成为我的丈夫”,于是她去了一个“尽是适合结婚的男人”的地方,华盛顿。

    毕业后第一年,她找到了一个“适合结婚”的男人。

    毕业后第二年,她离婚了。

    讲真,看到桑德伯格也曾经傻过,并且现在也还经常犯傻的时候,我暗暗松了一口气。

    我们需要知道,那些成功的女人,她们也是普通人。她们也要承受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有时甚至更多),也要克服自己内心的魔障。

    对我们这些普通女性来讲,这是一种慰藉,也是一种激励。

    2年多前,我离开体制的时候,儿子才8个月,还在哺乳期,现在他已经3岁了。这两年里,我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时间明显更长,今年还换了一个出差更频繁的岗位,这导致我跟儿子相处的时间减少了很多。

    一次跟闺蜜聊到孩子吃饭、睡觉的习惯不太好,然后我们很自然的聊到事业跟家庭的冲突与平衡,最后认为我可能需要减少工作时间,多陪陪孩子。

    我为此内疚了好一阵,直到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逻辑错误:延长陪伴时间=孩子改变吃饭、睡觉的习惯?我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搞错了!

    我要解决的明明是“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吃饭、睡觉习惯”,但我硬生生的把这个问题变成了“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凭空给自己制造了毫无必要的负罪感。

    想清楚这一点后,我跟老公、父母和儿子进行了沟通,制定了一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孩子的事情解决了,他继续健康快乐的生活,我的工作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女性在考虑去哪里工作、做什么样的工作、做什么样的岗位、要不要争取更高职位时,常常过早的放弃了在事业上更好的选择,这完全是由于认知偏差,而不是不可克服的客观矛盾。

    我并不是想说,家庭和事业之间绝对没有冲突,但是有两点我们需要明确:第一,这种矛盾通常是可以克服的;第二,平衡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女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都面临的人生课题。

    05、歧视女性和歧视男性——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里打过一个比方:生命就像三脚架,由自我、家庭、职业“三只脚”构成。聪明人会把自我注入家庭和职业,明白自己希望在职业里面获得什么,不要什么;希望在家庭里面获得什么,不要什么。

    这个比喻并没有特别说明适用于男人还是女人,因为很显然,这与性别无关。我们每个人都同时需要事业和家庭的滋养。

    向女人过多强调家庭的意义,或向男人过多强调事业的意义,都是偏颇的,会让男性和女性同时陷入痛苦。

    在歧视女性的同时,我们也不可避免的歧视了男性。

    当女性因为工作中的差错被指责说“女人的工作能力就是不行”时,我们认为这是歧视;

    当一个爸爸第一次换尿片搞得手忙脚乱的时候,他被推到一边,得到“男人带孩子就是不行”的评价,这是不是歧视?

    当孩子发生事故,人们一致认为是“妈妈”没有照顾好时,我们认为这是歧视;

    当家庭经济困难,男人们被指责“身为男人,怎么连家都养不起”的时候,这是不是歧视?

    当女人被要求“像男人一样思考”时,我们认为这是歧视;

    当男人伤心流泪的时候,我们说“别像个娘儿们似的”,这是不是歧视?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每一个细心观察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我希望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能认识到,性别平等跟每个人息息相关,需要每一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的共同努力。

    最后,我想用一段大家都熟悉的话作为结尾: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不要以为性别平等是“别人的事”,这就是你我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必14岁就嫁给陌生男人,难道我们就该止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hj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