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若备好 诗魔自来

你若备好 诗魔自来

作者: 宫三郎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20:20 被阅读0次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我想了一下,是不是也能这样说,每个喜欢读书的人心中是不是都有一个作家梦呢?

          说起来总觉得功利,难道破万卷书,就是为了继续码字吗?是要陶冶情怀的,是要提升水准的,是要出口成章的,可是细细想来,这些不也是功利吗?有句话叫做,但凡怀揣目的的,都叫功利,细思极恐。

          可是,到底意难平。我们就是爱读书呀,就是想当作家啊,这真的就那么不堪吗?其实没有。汗牛充栋也好,韦编三绝也好,无数个鲜活的文字装进脑袋,碰撞,糅合,重组,最后破茧而出,在笔端下,生出新的文字来,这是个多么美妙的过程啊,就像黛玉说的,无赖诗魔昏晓侵,黛玉本不准备写诗的,奈何那无赖的诗魔昏晓侵来,绕篱欹石,没办法,喃喃负手叩了东篱去,寻陶令去,所以诗魔诗魔,出来吧,放你出来。

         想来黛玉写完诗后的样子一定是,一吐为快后的神清气爽。不禁想问,为何诗魔纠缠的是黛玉呢,为何不是王熙凤,亦或是刘姥姥呢?如果你熟悉黛玉,那自然是最清楚不过了,黛玉可不是“些许认识几个字”的人啊,才思在大观园,谁能出其右呢?又缘何有此才华呢?香闺中自然是书稿满地,爱读书啊。所以,诗魔不钻进林黛玉的脑袋中,难道钻到薛蟠的脑袋中不成?

          所以,写东西不是功利的过程,书读到一定的量,自然有大把大把的话要非写出来不可,读书其实就是将自己的思维与众多优秀的思维进行碰撞整合的过程,在此期间,总会有新的人生观要构建起来,重新以另外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维度变了。所以,你说与不说,写与不写,你都变了,变化是肯定的,从量变到质变,我不信,你不写东西。

         读书如此,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精细于一件事情,必然会衍生出别的东西来,就像荷兰的科学家万-列文虎克,60年时间来打磨镜片,磨啊磨,磨啊磨,磨出了世界上清晰度最高,放大倍数也最高的镜片,一不小心,看到了细菌,从此推开了人类发现微生物的大门。如果归结起来,可以用一句经典的古话来总结,业精于勤。绕回来说,读书写作,有何尝不是如此呢?

          前些日子,单位组织通讯员写作培训,听着陕师大新闻学院的刘蒙之教授,细细的讲了那么多关于写作的技巧,受益匪浅。但是仔细分析下来,无非四个字,多看,多练。相信刘教授每天阅文无数,文学积累非常深厚,最难得还是,教授每天都要至少有两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将白天所看梳理出来,如果林黛玉是被迫无奈的放“诗魔”出来,那刘教授就是主动“解锁”了,不管被动与主动,关键点在于,“诗魔”来与不来。

          但常常会有一些别的声音,听起来很刺耳,读那么多 书干嘛,又不当作家!如果是这样想,那就当真是功利的了。读书带来的愉悦很多,写作只是其中最顺理成章的结果之一,但是如果做所有的事情都怀揣着一个目的,那就是阴谋家了。

          还会有这样的一些声音,比如书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多越痛苦。就连苏轼都说“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但是如果问苏大学士,要你如此这般,你愿意吗?恐怕他宁愿老夫聊发少年狂吧,他宁愿九死南荒吾不恨吧,也要留着他那“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否则,哪来乐观豁达,坚韧如此的苏东坡呢?哪来那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呢?

           所以,所以,人生的痛苦是一定的,又何必归结于“读书”。读书可能会激发出来你痛苦的那个点,但同样会带给你最纯粹的清澈和最均衡的坚韧,人生不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而是丰满立体后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当我们把阅读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自然体会到什么叫落笔生花,什么叫倚马千言。不用排场的仪式,不用耀眼的礼花,“诗魔”会在某个蓦然回首的瞬间,与你不期而遇,与你手中的笔端,从此任意平生。

    你若备好 诗魔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若备好 诗魔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je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