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怀瑾先生的了解,缘起一位智者关于个人成长的课程分享。因为南怀谨先生的一部书,对这位智者的认知、价值观和处世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改变。余后的日子,我有幸翻阅了南师的《论语别裁》,于我而言,无疑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同时,因为投入和用心程度不同,我也深知,对于书中的大智慧,我仅仅是在大门外远远张望。
怀着一份好奇,翻看了南怀瑾先生次子南小舜撰写的《人生路漫漫 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通读全书,南怀瑾家族三代的故事在我的心灵留下了些许深刻的印记。谨以此文留给曾用心阅读的自己。
一、只有自己有的,才能输出给别人
南怀瑾的父亲南仰周,一位心系他人,乐善好施,值得敬佩的长辈。无论是家境富足,亦或是时过境迁,家族老字号经营面临困境时,仍然不忘帮助他人,修筑桥梁和公路,接济生活困苦的人们。
书中最后撰写南仰周先生的文字给我的感触最深。当家中经营已经到了最惨淡的时候,甚至一家人的生计维持都难以继续的时候,南仰周先生仍然不顾妻子的劝阻,毅然拿出家里仅有的钱财和物资执着地修筑桥梁,继续坚持做着接济他人的善举。
我无法得知,南仰周先生最后的离家隐居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在南仰周先生隐居之后,南小舜的祖母及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的画面在我的脑海想象中一直挥散不去。
记得曾经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时,曾经讲到过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和善举。同样的子女,对父母行孝时,并不是以物质的绝对值来衡量孝心的大小。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能够提供的资源是不同的。
同样的道理,乐善好施的时候,以掏空自己成全别人的方式也是不长久的。至少,我个人不认为这是种值得推崇的做法。
一个人要想更多的输出,那必须要有更多的输入。只有自己有的,才能够给予他人。要给别人更多关爱,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这是本书给我的最深的感触。
二、大道至简,做好抓大放小的持续修行
“写文章和做事情一样,该简单就要简单,不要重复啰嗦。”
这是书中南小舜在同父亲南怀瑾阔别多年后,父亲通过委任其撰写邀请函,要求他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教给他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回想下我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把事情搞复杂其实反倒简单,真正难的其实是如何“化繁为简”,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理出真正的主干,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记得11月同施老师交流时,老师也给过我一个建议:“有时候,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面对现在看不到尽头的工作事务,分清轻重缓急,辨别出哪些是重要事务,如何简单有效地处理,同样是自己需要持续修炼的。
所谓的大道至简,其实是一场需要持续抓大放小的修行。
三、人生是场磨炼,需要怀揣苦尽甘来的坚持和毅力
本书留给了我很多疑问:南仰周先生为何在那般艰难的情形下,离开南小舜的祖孙三代,只留下两位女主人带着两个小孙子艰难度日?为何南怀瑾先生会一别之后再未与其父母、妻子重逢?
不管怎样,在那般复杂的历史背景下,祖母及南小舜的母亲,抗住了政治上的考验,支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那是多么坚强的内心与毅力。书中虽不算浓墨重彩,但是两位女性的伟大形象在我的内心牢固屹立。
没有她们的坚持,或许之后的苦尽甘来将会遥不可及。
人生是场磨炼,我们都走在路上。既然已经踏上征程,那就微笑前行,相信苦尽甘来!
四、机遇很重要,前提是在转折点你已做好准备
南小舜先生的一生,可以说也是充满了坎坷。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时代变迁下,他的发展和境遇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无论是跟着祖父学经商,还是自己独立经商支撑家业,或是学会计,做采购,到后来自学中医救人,南小舜的一生经历的不少,期间也曾有过多次的转折机遇。比如,已经开始学医且有实践经验之时,恰逢国家开放高考机会,但却因需要承担家庭重担,无力应对大学攻读期间没有收入的现实问题,不得以放弃摆在自己面前的机遇。
这就是人生。机遇需要把握,前提是,机遇来临前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五、何谓卓越不失衡的人生
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南怀瑾先生,我是敬仰的。但是,对于他的生平,我尚不了解。对于他的一生,我更没有资格去评价。
但是,看过此书后,留给了我很多的疑惑。关于南怀瑾先生与他的家人,关于他的齐家之道,我在脑海中留下了很多问号。
我不能擅自揣测,有不能以我自己的想法去臆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平衡和取舍之道。
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研读南怀瑾先生的更多智慧的文字,或许,在书中,能给予我答案。
人生路漫漫 继续微笑前行仅以此文,献给在2018年中努力积累学习的自己,也献给一起陪伴经历的人。
2018年,感恩一起经历;2019年,继续微笑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