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半日,竟觉得头脑沉沉。下午,天色阴沉,蒙蒙细雨若有若无,一行三个决定雨游洹园,消遣了这长假的最后半天。
洹园门口,花团锦簇,庆祝国庆的花坛造型吸引了游客们拍照留念。云楷指着一副对联说,就是它,害的我们班的同学上学期语文考得很烂,不过听《三国》,就知道了。一看:行山皑雪忆三曹,洹水朱华思七子。问这“七子”,这的确有些难为孩子们了。
一进大门,习惯性地在合唱声、梆鼓声中左转,先走圭塘桥。最爱桥左杨柳依依,桥右荷叶田田,任人凭栏伫立,美景无限。今天上桥,突然感觉有些与往日不同,差一点味道。仔细看看,才发现桥上的石栏板和石狮子换成新的了。尤其是石狮子一溜新,整整齐齐,一模一样,像是卫兵站岗,全然没有一丝生动活泼。那只头顶摸得光光的小狮子也没有了,顿觉无趣。倒是快要离开时,在路边的泥土中有个石刻,一副魔怪样子,有趣得紧,引得我们研究了半天。看来,扳着面孔的确讨人厌,以此自律。
穿过幽深的竹林,路边的一棵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群春蹦儿爬在树上,一动不动。我得意地指给云楷看:小子,没有吃过这东西吧!我小时候,用细棍子一串,生堆火一烤,美的很!云楷摇摇头:想象不出来。天冷了,它们该咋过冬?会不会被冻死?我说不知道。其实是没想过,吃都吃了,还在乎它咋过冬?这就是差距?一个小昆虫,关注点不一样,反映的是心底的一点儿东西不一样?接下来,一路找寻,蜗牛在树上聚集,蚯蚓钻进了泥土里,是不是都在为过冬做准备?我告诉他今天是寒露,万物就开始做准备了,人何尝不应该这样呢?
一圈转过来,来到了园子的东南角,假山堆叠的后面有个排水渠的通道,台阶中间和两侧的斜面成了滑梯,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尽管上面提示禁止溜滑,还是挡不住孩子们的疯狂。到了近前,三五个小朋友正在跑上滑下,云楷竟然双手抄在兜里,静静地看着。我逗他,为何不去滑会儿?他淡淡地说,我小时候最喜欢了。说着慢慢顺着台阶走下去,正在这时,一个胖胖的小男孩,跑过来,顺着最右侧的坡面滑了下去,快到最下面,身子一歪,撞到了石墙上。他慢慢地起来,顺着台阶往上爬,嘴巴紧闭着,眼睛里跟着泪花。我说,别看他现在没有哭,只要见到妈妈,立刻就会嚎啕大哭。说话间,妈妈来了,哭声响起来了。我们赶紧上去向这位妈妈描述刚才的情况,建议她看看孩子的胳膊,不过问题应该不大。这时,一直站在身后不吭声的云楷,小声嘟囔了一句:唉!逛了这么久,这算是一件趣事吧!想挨揍吧你!我大声喊着,追他而去。
人心多复杂?如这小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