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论》

《读书论》

作者: 五少主吴相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00:02 被阅读0次

     《读书论》

         近而,正在读《中华历史大变局》,书中以大角度视野将中国历史从远古到近代纵向总览,为读者呈现历史变迁的必然和偶然。

      书中起笔,便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者姚大力所述的远古时期,即讲述中国人民的祖先由来。书中的立论涉及多学科,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考古学,基因学,分子生物学等等。说实话,我对地理考古并不感兴趣,所以有些味同嚼蜡。但让我感触的,就是多学科的融杂研究。这也是我要写这篇文字的理由。

      我一直秉承了一个错误的观念。中华历史自文明初显规模之时,即夏朝国家概念创立时才有其学习的必要。因为我们毕竟是已经进化近几千年的现代人,太古老的文明距之甚远,对当下文化已无过多指导的力度。这当然是出自我自身而言,一个非研究学者而言的。

      然而,历史是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不完美。有些历史事件确实是跨越很久还联系甚密。这有些类似于“蝴蝶效应”。故而历史研读,如果跨过某些时段,便显得十分突兀。

      开展这些研究,起初我认为只是从历史书本上找找相关联系便可以。可姚大力老师的讲述,不论从历史言辞,还是西方科技手段,殊途同归,交相印证。从那一刻起,我便不敢非议任何一门学问。

      惊叹之余,我开始审视近十年的读书历程。

      除了学校规定的理工科图书之外,自初中起,便开始陆陆续续读一些书,但总归零零散散,不成体系。不过总归是积累了一些字词和文言知识。之后到了大学,多以儒道两家哲学和历史诗词为主。

      对于哲学,有些困难。哲学的学习,是一次重塑三观的过程。三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感点点滴滴皆汇入三观的海洋。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支持少年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涉世未深,读书尚浅,信息时代所裹挟的负面情绪,扑面而来。对少年的心智伤害很大,以致茫茫然。而之后的哲学学习,则是破旧立新。

      作为一个非历史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我并没有去字斟句酌,深究书中对错是非。历史的考据工作也并不需要我来完成。另外,我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文字叫之短长。我所需做的,只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俯瞰历史的过往,哀其所哀,悲其所悲。等到合上书本后,冷笑置之而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谓以史为鉴,便是如此。

      而对于诗词的学习,是一种美的体验。诗词语言凝练,用情深厚,态度恳切,所展现的画面或绚丽或惨凄或悲凉,是古今之人心灵交流的一架桥梁。两者相距千年,身处异地,却能激荡出相同的感慨。不仅仅是诗词,所有美学范畴的艺术,皆是一斑。

      但只读书是没有用的。大儒朱熹曾告诫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上的文字再炫美,也是他人的故事。他不是你,你更不是他。临事之时,方显真章。因此,实践是必须的。可以说,实践是万卷读书后,理论的试金石。阳明先生就实践和理论提出“知行合一”,这是合一的大智慧。可笑某些人竟将其归为“唯心主义”,低级!

      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之为前,后者之为后,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实践不是蛮撞,更不应该是试错的借口和慰藉。以西方引以为傲的科学为例,牛顿的力学,莱布尼兹的微积分,都是得力于前人的肩膀。这也是历史的功劳。漫长的历史,时光迭迭,它不仅承载世事变迁,更加圆融了前人的智慧。故读书就像手握一张舆图,你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况且,实践也好,行路也罢,这实实在在,眼见得的行动常常囿于生活的诸般桎梏。

      由此,读书和行路的联系,更加彰显出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魔力。记得《爱情公寓》里面有句话,当你抛硬币的一刹那,你便知道自己的选择。这何尝不是知与行的统一。

      显然,读书是最廉价的跃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一者,人的精力实在有限,而知识浩瀚无边,以有涯随无涯,其结果无异于螳臂挡车。二者,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人与人的兴趣爱好截然,强求一致,倒生出反作用。君子和而不同,其斯之谓欤!三者,知识之间有高低之分吗?我认为没有。但其作用却有优劣之分。如成功学,如以短篇展现的情感文,都是三流的作家靠着自己三流的知识加上三流的文笔,攒出一篇“新装”。这种文章急功近利三观扭曲害人不浅。故读经典众望所归。经典书籍经过了时间冲刷,通过了诸朝诸人的验证,其作者更是才高八斗,德出于世。此谓之“贤人”。鸟伴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寒枝捡尽,梧枝可依。

      幸运的是,泱泱中华,千年淘沙,最不乏经典之作。而对待经典,要行之有术。

      第一,读书如行军。重装缓行,轻装疾行。先前读过郭德纲的《过得刚好》和于谦的《玩儿》,两人着墨多以生活为主,家长里短,文字风趣洒脱,虽不乏人生智慧,都蜻蜓点水,泛泛而已。读者亦寻其中幽默,卒读辄止。而老子的辩证,夫子的仁爱,兵家的诡道法家的忠君,要寻行数墨,久之自有见处。

      第二,读书如驾车。驾车需专注,眼观前后,耳听八方,读书亦不窥园。行百里者半九十,若分心,先前所读只不过是文字的连缀,没有见解就没有读书驾车需变道,没有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我不赞同读完一本书才开始读下一本书。所谓三生万物,其根者道也。不同的书有时候可能互文互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书可以从别处得到启发。驾车不易疲劳,否则危险将至。读书读到无感,亦可合上书,高楼远眺。我相信读书是有灵感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短暂的休息是为了保持思维的活跃。

      第三,读书如捕鱼。我们常常说书读厚再读薄。读厚之时,便是知识的串联和丰富,如同张网一般,尽可能的囊括。一定程度后,网就开始收缩合拢,知识也随之压缩,分类遴选。收网之时,读者的薄书便成了捕鱼人手里的网纲。我所读的《历史大变局》,便是整个华夏历史的总纲。

      第四,读书如旅行。当我们翻开书籍的第一页时,旅行便开始了。沿途的风景,有花海有戈壁,万物万象,应有尽有。可茫茫戈壁,只有乘上列车,才能感受戈壁的广阔和肃杀,更能暇接另番风景。此好比读书有人教授,不用训诂汉字演化,就可知其意,进而解读文章。若只是徒步行走,目极之处就是旅途的终点,至此眼界不开,格局狭窄。读书读到拍案之处,一段注释,一篇感文,何不像照片中定格的美丽景色。

      第五,读书如作画。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千人千面的,各位先贤的著作所倡导的不过是道的一面。所以我们不应该执迷于某个学说或主张。不论儒道墨法都有其时代局限性和学说本身倡导的局限性。书像是一扇门,有门里的世界更有门外的世界,我们要在门口时进时出,否则管中窥豹,以蠡测海。如同作画,画的细节画的整体都要兼顾,远观有气,近看有象,如此才能气象万千。

      秉此五术,书中颜如玉黄金屋,便不期而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re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