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已经买了好几本白落梅的书。个人比较喜欢她的文字,干净又安静,每次读她的文字都能静心。
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听书摊上的老板说,“白落梅的也不错啊”。好像买的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第一次看仓央嘉措也是在那个书摊买的。还是盗版的。那时第一次接触仓央嘉措,记住他,是因为“那一世,转山又转水,只为来到你的身边。那一世,不为,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首情诗后来还抄给了我老公。那时还不是合法的老公。
最近用了三天,看了白落梅《在最深处的红尘里重逢》。读完全书,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是重逢。后世人不忍听到,看到这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佛不得善终的历史现实。后来人宁愿去编写他流离失所苟延残喘地活于世间的故事。也许,红尘,本就可以万世轮回,不断和前世的遗憾重逢吧。
觉得这本书写的很扎实,很动人,很详细。曾几度如饥似渴得想要看一看这位受万人朝拜的活佛,究竟有怎样的结局。
一章一章看下来,被仓央嘉措的天真所感染,被这位情郎的多情所感怀,为这位至高无上活佛的不幸结局所扼腕。
仓央嘉措一岁前无忧无虑地生活,过着与其他孩童同样的生活。日子并不平静,两岁时被物色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开始秘密学经,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和其他孩子不同。五世达赖病逝,至于是否是真的病逝,还是死于汹涌的政权斗争,我们不得而知。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被迎上了至高无上的西藏之王的位置,受万民敬仰和朝拜。
年幼的仓央嘉措已经有了约定终身的情人。命运怎可如此残忍,硬生生要让两颗惺惺相惜的心分离。
席慕蓉的诗里,最沁人骨髓的就是“悲莫悲兮生别离。”这一对有情人,何尝不是生别离。仓央嘉措的情诗里说过,“除非死别,绝不生离。”命运总是捉弄最善良的人。
成了活佛之后,那女子也许知道再无结合的可能,于是也许是在无尽的等待与挣扎之后,嫁做他人妇。仓央嘉措为此还误会女子的辜负与负心。我宁愿相信那女子是在经历了遥遥无期的等待之后,也许是家人的胁迫,也许是其他无可奈何的原因,而选择了如此告别。
满廷的血雨腥风和政权斗争,年幼的仓央嘉措只是傀儡。如此权利架空数十年,终究没能免过政权的争夺,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摄政的大臣被对立政权的王族杀死,接下来就是仓央嘉措了。胜利者向康熙皇帝告发仓央嘉措不是真正的转世灵童,并将其流落在民间的情诗情事散播出去,康熙皇帝派诸臣押解仓央嘉措进京受死。
二十五岁的仓央嘉措流离失所,途径青海湖长病不起。后世人不忍接受其病逝失踪的事实,也许,真的是个身世之谜,为其书写了《六世达赖之谜》,为千万朝圣的臣民燃起了重生的希望。
上善若水。佛家总是指导人向善。向善是为下一世轮回积德,也是为上一世赎罪。佛法众生,众生皆平等。
六世达赖的传奇人生将永远像藏宫殿外生生不息的风,吹进一代又一代朝圣者的心里。连同不信佛法的芸芸众生,也都净了魂。
在最深处的红尘里重逢。愿你我如山间的清风明月,用内心深处向善的力量,无愧于这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