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答时代的提问 ——赏析新闻名篇《生命的支柱——张海迪

回答时代的提问 ——赏析新闻名篇《生命的支柱——张海迪

作者: 荒川Arakawa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6:42 被阅读0次

    人生之路是永恒的话题。青春年少,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候,面对未知的成人世界和接踵而来的变化与挑战,难免会产生困惑。青年们离开了家庭、学校的庇护,稚嫩的肩膀要承担的责任加重,看问题的目光必须放得更加长远,因此不管在哪个时代,青年反省自身并探索未来之路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篇通讯于1983年3月1日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发,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它回应了当时青年人的迷惑和踌躇。

    《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尼“打开人物心灵的宝库”,亲自奔赴张海迪的家乡山东聊城进行深度采访,将所闻所见真实的展现在这篇专访中,使得它从众多采访张海迪的文章中脱颖而出,不仅助力了共青团中央表彰张海迪的一系列工作,也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并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所以,不管是从社会现实意义还是新闻采写的角度来看,这篇通讯都极具了解和借鉴的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希望能通过详细的分析来体会到这篇新闻通讯所蕴含的力量以及不足的地方。

    一、创作背景及作者

    在读这篇通讯之前,不得不先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政治和组织等多个方面的拨乱反正,系统的清理了重大历史是非问题,反思文化大革命结束两年以来党在领导工作中的失误。同时也确定了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无疑使得当时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从思想到经济,改革势不可挡。

    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转型使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无所适从,理想和现实之间强烈的落差让他们的内心感到痛苦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1980年第5期的《中国青年》上,刊登了日后轰动全国的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篇文章以一个23岁,经历了家人反目、恋人背叛等等不幸的车间女工为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从希望、失望到绝望的成长心路,提出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核心论断,向全国的青年人发出求助。

    如果说1978年春《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自上而下从政治层面引导民众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那么,由“潘晓来信”所引发关于人生观的讨论则是自下而上,立足现实中青年人的思想困惑,解开人们的思想束缚,力求在社会的转型时刻重构人生意义以符合新时期的要求。

    这样一场被称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的讨论持续了近七个月,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六万多封读者来信,后来,《中国青年》第8期上发表了支持潘晓的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三年级学生赵林的来信《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更为激进地提出“个人乃是世界的中心和基础”、“我以自私为荣,他们以自私为耻”的言论。

    尽管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潘晓”、赵林的观念也并非错误,但这场讨论的初衷是为了将经历了文革“幻灭”而虚无的年轻人,有效地询唤到现代化建设之中,有必要将消极情绪转换为积极情绪。因此,如果讨论的重点逐渐偏离本意,高唱“个人主义万岁”或者抵制集体主义和献身社会的精神,那么主流媒体是时候发表看法来引导其回到正轨。于是,宣传和赞扬张海迪的新闻通讯应时而生。伴随着“学习张海迪把一切献给人民”的口号,“潘晓”讨论也迎来了尾声。

    说罢了创作背景,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著名记者郭梅尼,她是我国首批被评定的高级记者。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批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并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

    郭梅尼没有念过大学的新闻系,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但从十八岁进入《中国青年报》以来,她一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摸索、学习,把采访对象、编辑和读者当成老师。她的文笔细腻优美,观察入微,以人物通讯见长。究其原因,郭梅尼爱着自己笔下的人物,她说只有记者爱他,读者才会爱他。在她写的采写体会中提到:“记者工作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你付出了三分劳动,写出的稿子只会有三分的反响;你付出十二分的劳动,写出的稿子就会有十二分的反响。”正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让郭梅尼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里也要赶赴山东,陪着张海迪重游故居,亲眼看、亲耳听、亲身体验得到写作素材,最终才写出了这篇优秀的人物通讯。

    二、文本赏析

    这篇人物通讯获得全国好新闻奖并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凭借的并不仅仅是当时的宣传需要这类契机,郭梅尼扎实的采写基础、过人的观察能力和优美的文笔让这篇人物通讯被奉为经典,也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模范人物——张海迪。

    (一)擅长使用修辞格为文章添色

    首先,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这一修辞格。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为通讯增添了阅读的连贯性。例如开场的第一段:

    来到张海迪的家,我们急切地想见到这个保尔式的姑娘。尽管我们读过她许多感人的事迹,但她毕竟是个三分之二躯体都已失去知觉的人。这样的人怎样生活呢?

    由一个问句引出下文,简洁明了的切入了新闻的主题,即探索张海迪这位“保尔式”姑娘是怎样生活的,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创作的立场:这篇通讯和其他的文章不同,不会一味强调张海迪的感人事迹,而是让带着读者一同了解她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是怎样克服重重障碍、努力生活的。

    同样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还有文章的第三段:

    这根生命的支柱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是否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它是怎样经受一场场考验成为一根不倒的支柱呢? 

    连续三个问句将张海迪在生活中树立的信念比作“生命的支柱”,形象生动的概括了整篇通讯的主要内容。阅读全文不难发现,这些问句承载着后文的行文脉络,即“怎样建立”、“经历的挫折打击”和“怎样克服”这几部分。这一段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启发读者深入思考,也增添了文章的互动性。在后文中提及张海迪高考成绩时,也有发问“她是怎样学习的呢?”所获得的效果大致相同。

    其次,文中还大量使用了排比句,让文章显得节奏分明、情感集中,易于抒情。例如在描述张海迪的生命支柱是怎样支撑她坚强、勇敢生活时作者写道:

    但是,这个瘫痪的身躯里,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这支柱,支持这个病残青年在无情的现实中奋斗;这支柱,支持这个从小不会走路的姑娘,开拓出了一条广阔的生活道路;这支柱,支持这残存的三分之一尚有活力的身躯,发射出光和热。

    当写到张海迪跟随父母离开从小生活的尚楼,要和父老乡亲们告别时:

    她的心在呼唤着:乡亲们,是你们哺育了我,我是吃着你们的乳汁长大的。是你们那一颗颗纯朴的心,使我这个被病痛折磨的残疾青年,饱尝了人间的温暖;是你们教育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懂得了生活的意义;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力量。在你们中间,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充满文学性色彩的抒情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将作者的立场展现出来,表达了对张海迪的敬佩和赞扬,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语言生活化,通俗易懂且代入感强

    在本篇通讯中,作者郭梅尼把握住人物通讯的生动性和完整性特点,在报道真实的人或事物时,善于再现情景,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平添了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从张海迪儿时的回忆写起,无论是她和小孟方一同度过的快乐时光,得知小孟方的死讯后悲伤的心情,还是给耿其元大爷扎针、帮助大爷重新站起来的瞬间,都被作者绘声绘色的重现出来。在郭梅尼后来所写的采写感悟里面有提到,张海迪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有很多,但她认为好事“在灵不在多”,所以有选择性的刻画了这几个场景。也正是这几个片段,回答了前文所说的第一个问题“这根生命的支柱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小孟方的夭折让张海迪决心投身医学,不让此类惨剧再次发生;瘫痪老人重新站立起来,让张海迪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欣慰,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对于报道对象而言,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在尊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的情况下,文章多以“她”、“海迪”、“玲玲”等人称进行叙述,较客观直接地展示了张海迪的事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多角度进行描写,较灵活自由。

    另外,为了弥补全文第三人称叙述的缺陷,作者用很大的篇幅去描述了张海迪的内心活动,也引用了很多她的原话,将张海迪的喜怒哀乐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

    玲玲的心在颤,在抖,在唱啊!就是这小小的银针,就是这病残的身体,真的能帮助瘫痪的人站起来了。幸福,这就是幸福啊! 玲玲第一次懂得了,给别人带来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

    回忆起这段故事,海迪低声对我们说:“我早有思想准备,将来有一天我全身瘫痪了,我要学习保尔那样继续学习和工作。那时,英语不是可以帮助我翻译点东西,奉献给人民吗?”讲到这里,海迪的眼里闪着光芒。她说:“一个人能发挥作用,能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人民,就是最大的欢乐啊!”

    作者多次引用张海迪的原话,更直截了当的让读者与被采访者对话,拉近了与模范人物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第三人称的疏远感。同时也描述了张海迪同其他人对话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真实感。

    (三)过于丰富的文学色彩带来的争议

    前面两点所提到的这篇文章的过人之处毋庸置疑,郭梅尼记者看问题、抓住关键线索的能力十分出色,行为连贯通顺,但正如老师在课上说过的,不能因为某篇文章被后人评为“新闻名篇”,就只看得到它的优点而忽视它存在的问题。

    新闻是主观性较强的文化产物,即便在遵守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下,也会带上记者个人的情感因素,尤其是此类宣传性质较强的人物通讯,若文章中的用词过于夸张,难免让人产生“戴高帽子”的想法。

    从文章中能发现,作者使用的褒贬词多于中性词,修饰语的形容性多于限制性,感叹语气多于陈述语气,让我清楚的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并且,当过多的使用抒情句、形容词、比喻句等修辞格时,会造成一种语言不够简练的印象,毕竟这是一则新闻报道,而不是一篇文学作品。

    当然,任何一篇新闻稿都应当放在那时候的时代环境下评析,要结合历史来看,而不是仅仅从现在的审美标准来判断优劣。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是被允许使用描写、抒情、对话和比喻等修辞的,并非拒绝文学色彩,我们应当学会把握好这个“度”。

    三、新闻价值和意义

    中外历史上优秀的新闻名篇数不胜数,我之所以选择《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这一篇,很大原因在于它背后隐藏着独特的时代意义,是彼时彼刻无法替代的存在。新闻,顾名思义是指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除了传递信息、娱乐和教育意义外,舆论监督和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也十分重要。

    “记者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要把你写的人物放到时代的秤上来称,看看他有多大的新闻价值。”时间证明郭梅尼记者的选择是正确的,在面对80年代青年愈加激烈的思想矛盾时,她把张海迪这样一位同样经历了文革,面临着升学、就业等等困难,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的重残青年作为典型,树立在众多迷茫的、找不到自己人生之路的80年代面前,正好回答了他们的人生问卷。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篇人物通讯是主流媒体对八十年代初期轰轰烈烈的“潘晓讨论”给出的一种官方答案。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转型使得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无所适从,理想和现实之间强烈的落差让当时的青年人发出“主观利己,客观利他”的声音,官方或媒体能做的绝对不是去扼杀这些声音,强行灌输“牺牲自己为大家”的鸡汤,而是积极的从正面去引导舆论,疏导青年们的消极情绪。

    因此,这篇人物通讯的创作目的并不是罗列张海迪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而是针对当时青年的思想实际,剖析了她人生观的形成,展示她的人生之路是怎样冲破荆棘、走向更宽广的地方,为这一代人树立一个标杆。

    最后回归到新闻本身,这篇通讯还具有打破常规的重要意义。以往同类型的人物通讯往往有着人物形象扁平化的缺陷,作者不会将笔墨浪费在人物狼狈、失意的“不光彩”事迹上。但在这篇文章中,郭梅尼如实写出了张海迪试图自杀的情节,把一个有血有肉、也会脆弱痛苦的女孩放在大众眼前,这般残忍的真实,也让人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先进人物是人,不是神。”正因为我们看到了张海迪的走投无路,才更能体会到她内心的强大,也凸显了这个伟大灵魂战胜病痛后蜕变的历程。

     

    参考文献:

    【1】郭梅尼,2000年,《回答时代的提问》(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采写体会)

    【2】“潘晓”,1980年,《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3】黄平,2017年,《文艺研究》第9期,《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的虚无 ——从“潘晓讨论”到“高加林难题”》

    【4】周建龙,1986年,《郭梅尼的追求》

    【5】赵林,1980年,《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答时代的提问 ——赏析新闻名篇《生命的支柱——张海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sx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