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点绛唇 闲倚胡床 苏轼

点绛唇 闲倚胡床 苏轼

作者: 辰希星 | 来源:发表于2022-01-26 16:41 被阅读0次

分享的价值就在于,悲伤会被稀释,而喜乐则可以加倍。个体的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联系,所以把人看成社会关系网状中的一点,是定义人的存在的最好方式。然而社交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达到物质交换,也有对精神满足的需要,就如同观赏美景,随着友人的闯入,不得不分他一半,而乐趣也在这时变一为二。

千年前的苏轼就有这样的经历,回到过去,可以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佑五年的秋天,苏轼正在杭州任官,随着友人的到来,他们相约一同游赏美景,分享喜悦。

苏轼在闲暇的时候,喜欢倚靠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里向外望,因为从室内到室外很好的开阔了眼界,窗外的山峰群也如同千朵鲜花在盛放,场面非常壮观。可惜的是能一同闲坐观赏的只有清风、明月、和诗人自己。

好在友人袁公济的到来打破了苏轼孤寂的沉闷世界。他们一同游赏湖山,唱和诗词。苏轼喜悦的发问友人,是否可知?从他到来后,那江上的清风、明月,自然要你我各自一半了。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苏轼的这首《点绛唇》是与友人登山游玩时,相互唱和所作。词的上片中,词人极力表现了他游玩山水的闲适心情,先是词人倚靠在床上的画面,然后以其自己的视角将景物延展向室外,可见青山之外还是青山,宛如花开万朵,十分壮观。只是身边无人同赏,无人分享的美景不免蒙上了一层忧愁。这也为下片所描写的友人的到来提出了需求。“别乘一来”,苏轼的心情发生了很大转变,情绪也表现为逐渐的递进,从相互唱和,到忍不住的发问,再到共享喜悦的直言,苏轼与友人在情感和语言上获得了共鸣,继而将清风明月与美妙的人生融为了一体。

相关文章

  • 点绛唇 闲倚胡床 苏轼

    分享的价值就在于,悲伤会被稀释,而喜乐则可以加倍。个体的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联系,所以把人看...

  • 最喜欢的苏轼词

    点绛唇·闲倚胡床 【宋】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

  • “与谁同坐 明月清风我”

    此典句出自[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 2022-12-21

    苏轼的《点绛唇·闲倚胡床》原文则是,“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

  • [寒假篇]06:与谁同行

    2020年1月17日 周五 阴 苏东坡《点绛唇•闲倚胡床》部分诗如: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

  •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瘐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以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 《点绛唇.闲倚胡床》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兴华寓舍楼万仞。与谁同坐。姐妹手机我? 料东坡到,也贪玩好乐。能怎么。添他一个。网...

  •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这道诗里对你...

  • 有哪些让你惊艳的古诗词或小诗?(上)

    1.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 2.此时相望不相...

  • 2022-10-17

    到了中年,越来越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豁达通透。昨天听到一首词,听后很有感触,记录下来: 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点绛唇 闲倚胡床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vn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