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周 | 青铜

西周 | 青铜

作者: zhaylon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3:51 被阅读0次

  礼乐文化,是西周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而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与礼乐文化的结合,使得青铜发展成为礼器,成为一种艺术瑰宝。

  西周青铜主要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其中,青铜礼器是为了祭祀活动的需求而铸造,种类繁多,根据用途可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盥洗器、舞乐器等几大类。

  炊煮器包括鼎、鬲(lì)、甗(yǎn)等,用于炊煮加热和陈放献祭的肉食。

  古人祭祀时向神灵供奉牺牲,将熟肉放在鼎,腥肉放在俎上,俎是切肉的案板,它们处于祭祀的中心位置。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也分有盖和无盖的,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根据用途的不同,鼎可分为盂鼎、升鼎和羞鼎三类,盂鼎专用于烹煮牲肉;升鼎专用于装盛牲肉,是祭祀礼器的主体,因此又叫“正鼎”;羞鼎专门用于装盛佐料。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具有“尊贵”、“盛大”的含义,如“鼎盛”、“一言九鼎”等等,有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在西周,重大的庆典以及诸侯受封都会铸鼎,并加铸铭文,从而形成金文,也叫钟鼎文,这是中国古汉字的一种书体。

  鬲,是烧水煮粥的器皿;甗(yǎn),是蒸食器,底部是鬲,用来煮水,上体是甑(zèng),用来放置食物,上下两个部分有的是连体的,有的是分开的。

  食器包括簋(guǐ)、盨(xǔ)、簠(fǔ)、盂(yú)、豆等,用于盛装献祭的果品、腌菜和肉酱等。其中簋、盨、簠、敦都用来盛放熟饭,其结构相似,有盖有耳有足,其中簋的地位最高。豆有木、陶、青铜等质料,用于存放腌菜和肉酱。

  酒器分饮酒器和盛酒器,饮酒器有爵、角、觚(gū)、觯(zhì)、斝(jiǎ)等;盛酒器有尊、罍(léi)、觥、卣(yǒu)、方彝(yí)、壶、盉(hé)等。

  爵是最重要的饮酒器,是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青铜酒具,在贵族阶层中使用,广泛用于结盟、会盟、出师、庆功、祭祀及宴飨等场合。其形状有倒酒的流槽,即“流”,下有三足,杯口与流之间有“柱”。

  角也是盛放和斟倒的酒器,形制上与爵相似,但没有流和柱,在低级贵族中使用。觚,形制上是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呈喇叭状。觯,是一种饮酒杯,有扁体和圆体两类,大多数有盖,其形制有圈足,圆腹,侈口(意为广口)。斝,是用于温酒的酒器,形制与爵相似,有三足,一鋬(pàn,即耳),两柱,圆口呈喇叭状,但无流无尾无翼。

  尊(樽)和彝是最重要的盛酒器,是商周时期的大中型酒器和礼器。尊的形制是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将尊铸成牛、羊、虎、象、豕(shǐ)、马等各种动物的形状,就通称为彝,因此,彝通常呈动物状。方彝,形制呈长方形,有盖,盖的形状像屋顶,直口,直腹。

  壶是一般的有嘴的盛酒器;卣是专门用来盛秬鬯(jù chàng)的酒器,秬鬯是一种祭祀用的香酒,卣的周身雕刻有非常精美的工艺图案,形制有长颈圆体、扁体、椭方体等多种。觥,形制为鸟兽形,头和背是盖,身为腹,四腿做足。盉,是用水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皿,形制像茶壶。罍,是大型的盛酒器和礼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

  盥洗器包括盘和匜(yí),用于沃盥之礼,也用于洗漱,两者搭配使用。

  在周朝,礼、乐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在举行祭祀、宴会、典礼等活动时,也要有乐伴随,从而有了青铜乐器,包括铜铃、铙(náo)、钲、钟、鼓、镈(bó)等。

  铜铃,在商周时期已有成组的编铃,专用于祭祀场合。铙,又叫执钟,在军中用来击打以退兵的乐器。

  钟,是西周乐器组合中位置最重要的,有甬钟、钮钟和镈钟之分。甬钟,最主要的形制特征是舞部(甬钟最上边的平面)上边有甬柱,斜挂,比较常见。钮钟,主要形制特征是舞部上边是悬钮,直悬。镈钟,器形巨大,形状上像钮。西周时期的钟多为组,按照大小次第排列,称为“编钟”,可以演奏出完整的音阶。与钟搭配使用的是鼓和磬,常用于庄重肃穆的祭祀、典礼等活动,并用作主奏乐器。

  兵器包括钺(yuè)、剑、矛、戟等。钺,也就是大斧,是最常见的兵器,最初用作刑具。剑,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西周,只有士及以上的贵族才能佩剑,在举行冠礼时,会授剑,以此象征身份。戟,是矛和戈的合成,有直刃和横刃,可刺可钩可割,西周的戟呈“十”字形。

  从青铜繁多的种类以及广泛的用途,可以看出西周时期青铜的应用已经很普遍,同时具备高超的冶铸技术,尤其是在与礼乐文化的结合上。同时,周代的青铜器标示了贵族的身份地位,体现着社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祭祀、典礼等活动中,使用的青铜器大小、数量和形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列鼎”、“列簋”、“编钟”等制度规定,而庶人只能使用陶制的礼器。周代青铜器的发展,与商代和西周初期的有所不同,后者,铜器上的纹饰繁复细密,夸张神秘,兽面纹显得狰狞恐怖,而周代青铜器的纹饰风格趋向于朴素,周代晚期有的甚至没有纹饰,但是西周青铜器上铸有铭文,用来记录祭祀、典礼等活动盛况,同时也就兼备了象征意义。

相关文章

  • 西周 | 青铜

      礼乐文化,是西周留给后世的重要文化遗产,而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与礼乐文化的结合,使得青铜发展成为礼器,成为一种艺...

  • 青铜文明——西周青铜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周的社会习俗由商代的重酒转为重食,青铜器中的酒器种类大大减少,相对应在西周食器组合成为青铜器的的...

  • 青铜器斗图(三)——盛世吉金

    这一次该到西周的青铜器了,一想到许多资料又是熟悉的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就有点小激动呢!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一般分作早中晚三...

  • 周厉王

    周厉王(?-前828年),姓姬,名胡,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作「害夫」。为周夷王之子。《史记》称他为周厉王,西周青铜器...

  • 纹饰很美的西周青铜良器,继承殷商并发展,最主要表现在哪里?

    纹饰很美的西周青铜良器,继承殷商并发展,最主要表现在哪里? 在上期图文中老龙和大家说到了西周的青铜器继承了殷商的技...

  • 2亿元专家还说“不贵”:这个“平底锅”有什么来头

    西周宣王五年青铜兮甲盘 7月15日深夜,杭州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现场,备受瞩目的“西周宣王五年青铜兮甲盘”最终以...

  • 联合共鉴:西周珍贵文物青铜“虎鎣”

    青铜“虎鎣(yíng)”为西周晚期青铜器。“鎣”有光明、美丽之意,“鎣”是“盉”(hé)的一种异称,和其他青铜器一...

  •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 (三)西周毛公鼎铭文 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

  • 怎么鉴定青铜器?

    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

  • 西周兽面纹鼎

    绛县横水倗国墓地3250号墓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周 | 青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wi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