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是翻译自英文单词“disenchantment”,最初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概念,最早用来形容人们把宗教的神秘性不断去除。
现在通常指的是对某些事物褪去光环,发觉真相的过程,让我们可以更正确、客观的看待它。
现在这个词这么火,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对一些人和事带上滤镜,觉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当看透本质,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
一、对人祛魅
莫言说:“我们都是远视眼,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
我们看到强者或德高望重的人,会自动给他打上光环,认为望尘莫及。
比如人们会认为名校毕业的人更有魅力,会不自觉认为名校毕业的人能力好,人品也不差。
还有人对某些职业,对家境,对学历,对外表等,可能都充满了艳羡崇敬之情。
如果有了这种心态,自己就会变得畏缩不自信,从而有了不配得感,导致在社交中说错话、做错事,陷入内耗,打乱自己正常的节奏而影响人际交往。
心理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光环效应”当我们面对一个优秀的人时,会无限放大他的优点,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
祛魅,就是除掉别人身上的光环,找回自己的过程。
曾经看到一句话:“有些人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在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时,第一反应不是敬畏或者害怕,而是想着如何靠近对方”。
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向强者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能否定自己,不能让自卑、畏缩、恐惧的情绪主宰自己,要学会培养自己稳定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我也能”。
所以,想办法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就是祛魅最好的方法。
二、对事祛魅
是指去除对事件、现象或问题所赋予的过度神秘性、复杂性或情感色彩,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和处理它们。
这一过程涉及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以及对事件本质和真相的深入探索。
当我们面对新事物、新技术、新问题,会感到惶恐不知所措,觉得很难掌握。
不要把困难放大,迅速行动会解决80%的困难。可以把一个大困难拆解成若干小困难逐个击破。
很多事情都是看起来难,实际上做起来简单,只要做起来,就有收获;只要走起来,就有方向。
强者都有一个思维,就是觉得事情很简单,只要逻辑通了,就不会再思考事情背后的复杂性,他们会在行动的时候找到解决方法,不会让困难给他们造成大量内耗。
当我们对事祛魅,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然后放开手去做,用平常心客观的看待时,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大胆去做你想做的事”。
“草台班子理论”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世界祛魅,摘下对某种行业、职业、权势地位的滤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和内耗,不畏他人眼光,敢于去尝试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祛魅是让自己认知提升、内心强大的开始。它要求我们保持理性思考、积极学习、勇于挑战和不断反思。
通过祛魅的过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形成更加成熟、稳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我们也能够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坚强和冷静,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流苏成长之路》07182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