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收获在亲子关系上。昨天赵老师看我的作业点评了两个字“放手”,可是我却不明白如何放手,还得担心我放手之后,万一情况更糟糕呢?带着这些疑惑,认真倾听今天老师的授课。
在分享中,一位同学说,她最大的成就就是陪伴孩子成长。可是仅仅陪伴就够了吗?我还是觉得没有深入进去。但是在老师带领做模拟时,看到一位妈妈在听到别人模拟指责型家长时,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到了自己之前对女儿的指责哭得泣不成声。当老师拉着她的手,让她反驳指责的人的时候,她却怎么也伸不出手,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当听到模拟孩子的同学说“我尽力了,你为什么都看不到”的时候,我泪如雨下,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每次自我批评和甚至动手打他的时候,他那一双惊恐的眼睛,仿佛受伤的小鹿,也不哭也不闹,就那样定定地看着你。你愤怒的情绪还没有过去,他一个人笑着过来讨好着你。
最直击我内心的是小组内家庭互动模拟。先是两两组队,倾述你的感受。感谢刘萍老师,她让我看到儿子还是爱我的,让我感受到了对儿子的疼惜,让我从愧疚中走出来,找到了和儿子沟通时的感觉。然后是小组内角色扮演的模拟,在这里同伴们允许我讲述我家里的故事,他们模拟我的家人和孩子。经过正常情景的模拟,扮演我孩子的同伴说:我想逃离,可又有深深的依恋,依恋在于姥姥的包容。记者我尝试用一致性和“孩子”进行沟通,我努力忽略孩子英语成绩差的事实,告诉他,我们一起想办法,下一次一定可以的。可是这次扮演我孩子的同伴跟我说他觉得好假,然后一句话也不想说。一下将我的内心击得粉碎。这可是我苦心故意想出来的包容孩子最好的方法。 却没想到,还是让孩子觉得很假,甚至还会有压力。接着组员,帮我想主意,问孩子有没有让我觉得或者让家人觉得特别优秀的地方。其实提起孩子我真的觉得,除了英语学习以外,他真的很优秀:在我劳累一天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睡着的时候,是儿子给我拿了枕头 帮我盖上被子;我从来没有教过他玩魔方,可是他却很轻松的就能拼好魔方;他的数学很棒,前一段在奥数班里还取得了第1名的好成绩。这难道不是他的优点吗?于是我把这个和大家分享了,在我们认可“孩子”的时候,“孩子”的感觉是想说话了。我知道这就是方法,这就是转机。
在黑妹总结的时候我觉得她再一次的提醒了我,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家庭关系,归根到底的症结都在于你对对方期许太高。老师啊,回想起来孩子这10来年,在他没出生之前,对他的期望就是我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在他一两岁的时候,对他的期许只是快乐健康的成长;但他上小学了,对他的期许就会越来越高,反而忘了其实这辈子什么最重要?孩子的快乐幸福感最重要,我们是不是舍本逐末了呢?
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和孩子与家人在互动模式上保持一致性,我将努力践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93698/f9e5f2d1c5e1cc8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