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幼年失学,年轻时日夜在赌场中混生活,闲来无事练就一身好武艺,后因军功被僧格林沁保奏做了知县,授予五品顶戴,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相当于省一级的行政长官。张曜乃一介武夫,认字不多,所以一切公文全由夫人处理。
他任河南布政使时,被监察御史刘毓楠弹劾“目不识丁”,难理一省民政财务,遂由文改武,调派为南阳镇总兵。那时,“文改武”是很丢面子的事。张曜愤忿之余,知耻后勇,发愤读书,立志要好好读书,做个能文能武之人。
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便请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可以教,也愿意教。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他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请妻子坐在孔子的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有闲暇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拿出老师的架势,他都躬身肃立听训。
张曜读书非常认真刻苦,一有空闲就拿出书本来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回家问妻子。同时,为了激励自己,他还特意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以自警。
数年之后,张曜的学问终有有了一定的水准。后来,张曜出任主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山东巡抚时,还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没有辩解,而是上书请皇上面试。金銮殿上,皇帝亲自出题,张曜对答如流,见识非凡,不仅是许多大臣,就连皇帝也为之震惊,称其“博学多才”,认为张曜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众多文臣也心悦诚服。
张曜在山东巡抚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他还带头植树造林,在黄河大坝和从洛口到市中心的路旁遍植柳树,形成了一道柳树风景带,当地人称这些柳树叫“张公柳”。
1891年7月,张曜在黄河上监工,忽然“疽发于背”。他被护送回济南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不久便不治身亡。病危之际,他致书李鸿章,陈述山东为北洋门户,应速添建炮台以防不测。
张曜死后,皇上因他勤奋好学而追谥其为“勤果”;纪念他生前勤奋好学,取得了斐然的成果。济南人民为感念他的恩德,尊其为黄河“大王”,并在大明湖边为他修建祠堂,永久纪念。时至今日,济南大明湖游览区内的张公祠依然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