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寿作为学者型女性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她的书法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封建时代的女性谈不上读书写字,即使到了现当代,女书家的数量在同领域内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书法界侧重于游寿书法的男性气质的讨论,容易忽略其女性书写的特点。
个体的文化习得是随着社会性别角色一起成长的,女性独有的心理特质和生理机能都可以对其文化习得施加影响,并在艺术创作中刻下特殊的符号~~
游寿游寿(1906-1994),字介眉、戒微,福建省霞浦县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是李瑞清、胡小石这一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是我国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之一,与江南的萧娴并称为“南萧北游”。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1948年,摄于南京玄武湖(前排右三为胡小石先生,右一为宗白华先生,后排左一为游寿先生)福建自古是海口,接触外来风气早。我幼年没有受封建束缚(父亲虽是举人,汉学家。)未满六岁进小学,不穿耳,更不说裹脚。幼年是个顽童,不能正襟危坐写字,八岁时还从树上爬到屋脊眺望全城风景,当然不受小学老师欢迎。
父亲却是五县文教领袖,因之虽是顽童,而相当得家庭感染。父亲会绘画,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均工,我玩耍困乏回家,便看父亲画画,写篆隶,自己却从不握笔作书,以耳食略能作短文,思虑速而能安排全文结构,因之老父取其长处,而责其短。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到了中学,是福州省立女师,由于福州清末出了几位有名科第人物,他们都妙于真楷,而我所读的是师范,尤着重楷书。女生宿舍,清早研墨、背古文,然后写一张寸楷,吃早饭上课(当然有的人梳辫子、粉饰衣服,我这顽童就不好此)。
由于小楷写不好,受语文老师的关怀呵(1980年回福州,同班老友告诉我,邓老师一直关怀我,他是邓拓同志父亲,解放后到北京,活到九十多岁。他是有名举人,而极接受新文化)。于是第一次暑假回家,就从父亲学颜平原(颜真卿)正字,不到两年,就赶上了其他人,有时还替下一班同学捉刀。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进入大学,由于我有一点古文字家学基础,对新出青铜时代的文献感兴趣,多选修金文、甲骨、音韵课,也随时观胡小石师的用笔。这是我学书过程。由于从幼不好好写字,我的字是生涩的,不是娴熟的,但我从未沾染流俗劣帖,而且执笔是正法,五指全用力,掌虚而直、腕平,大字悬肘,可以说得书法正宗。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一切学习,都当从正确入手,求“取法上乘”。我曾学颜书,后来学大篆(写钟鼎文字)、汉隶,着重学《韩勑》(礼器),参《仓颉庙》和《流沙坠简》,行书曾写黄山谷,后来感到草野,又学钟繇诸表,虽非原来之迹,但汉人韵味,非唐、宋人之工巧可比。楷书(真书、今隶异名,实为一),对《张猛龙》、《张黑女(张玄)》下一点功,由于流俗都写颜,我决心学北魏,以变颜的熟。
另外,我曾钩摹了《甲骨文前编》,大约在大学三年级,当时《前编》一部是三百元银元,一般学生买不起,只好去钩,是小石老师借给的,用蝉翼笺,日本军阀入侵时,在南京被盗去。又曾参预二个收藏丰富的图书馆,整理过旧存碑帖,但都只烟云过眼。
从我自己写字体会,可恨幼年未肯立下基础,在十七岁时稍懂,由于中学语文老师启发,颇自喜,告诉父亲,父亲说:“你幼少时肯听语,岂止如此!”但一年之后父亲去世了!因之进大学后才努力,补过去错误。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以此,我近年在教写字时,从五、六岁小孩教他,他很快就把笔握好,教他看上乘书法,他们即领会上乘字。由于儿童朴素纯正,写字会上正轨。如果已受非真正学习,那他要改去旧陋习较为困难,而且先入为主,眼中无高景,就流为“买卖字”,比馆阁也望尘莫及了!
写字不止是手写,有人以指画,或有双手同时写,这是别才,非众人能事。但有一点当注意的,即是有艺术、学问修养,这就是“买卖字”、“书卷气”二个分野。前人说:“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这就说明写字是从学习的背后衬出来的。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即是一个工农,他也有自己专业、朴拙力量捧出书法。不是道士挥笔画符咒,草草了了,摇首晃脑自鸣得意。还有一种通病,我也有过,正书写不好,于是乱写草隶,左右踢跤,故作态吓人,或是未学正书,而炫耀于“笔飞墨舞”,乱作狂草。这都是学书当知戒律。
我不是写字的人,大部分时考研文字,字书是要自己疏放虚浮性格去写字,另外中年微有肺病和神经衰弱,医生嘱我养鱼、看花,但家贫自食其力,便去静心写字,果有效果,此足以和同志们一提。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书”,也就是“写字”。写字一定要给对方即大众以美的感观,所以“字”历来就讲究法度。我以为“法”是在熟练中不断形成、提高的。前人对你口传心授,自己亲自去实践,在实践中熟练,在熟练中提高。如果只有口头传授而不去实践、领会,也无从提高,所以说“书法是实践中提高”的。
文字是人民大众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只要写出来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书法作为艺术,体现文化情韵,这就要讲究艺术的修养。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书法,亦是此理。多看历代各书家的笔迹、拓本,广见钟鼎、碑帖,增长自己的内在力量。前人曾说“笔颓万支,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这说明“写字”不只是写字,而且要加强文化学习。经常看到一些学者或政治家,他们并不常写字,偶然下笔,却风神不凡,使人折服。亦有一些“司墨”者,写一辈子字,写得也端端正正,却似“死在纸上”。旧社会账房先生,成天写字,可是没有见出过几个书法家。他们这种字,人们管它叫“买卖字”。
书法既然有法,就必然要有师传。可是高明的书法老师,从来不教学生学自己的字。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可资师法的书法名家多得很,为什么非要把学生迫促在自己的小藩篱下?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学书人要手、眼并重。一辈子没见过名家的手迹和好的碑版,所见到的只是一些“买卖字”,还要自诩是“能写之手”,是很可怜的。要成为书坛高手必须从童年就教他执笔,还要给他看一些上乘的法书(名家的手迹印本和碑刻),使他具有较高的韵致和眼力。
由于我是治先秦文献,接触金石资料,又曾校理二处收藏相当多的金石拓本,多阅些名家书笔法。我的老师辈,胡小石、吴瞿庵、汪辟疆,我都精心看他们的写字,当然胡老师作书的磅礴之气给我启发最多。而在我进中学时,看老父亲写寿序,旧时经师醇笃景象,打下我的性质。因之在大学时,虽字写不好,一位老经师理学家(王伯沆,周法高岳父)谓我力学,自适名家。现在已是风烛残年,这许多往事,正自愧无成,却来相问,实在无以对。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对于会写字的青年,按照前人的话说:“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写字要有韵味。朴拙有朴拙之韵、流美有流美之趣。到了俗而且熟,那就无医可疗。我不喜欢发表写字,可以说我不了解写字的窍门。有些人往往来问我窍门,使我不知如何回答,由于一些人,不去学,而到处找窍门,终于空空如也。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游寿:退笔成冢,何如读书万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