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些文字,却一直也没动起过笔,心中总是会泛起波澜。然而在生活芜杂的琐事中,心中的波澜却又都归于平静。是啊,这些年过得太快了,还没来得及留下任何标记。时间已经一骑绝尘。我不喜欢舞文弄墨。写下这些文字,一来记录所思所感,二来给自己留些记忆。
有一个诗人叫张枣,我想写写他。其实我知道他时间也不长,一天百无聊赖在办公室走廊,随手拣起一份只有一两页的破损的南方周末的副刊。翻开,一整版都是关于张枣的,有他的两首遗作和一篇名为《枯坐》的随笔。原来诗人张枣已经在2010年逝世。这些遗作是在他身后才首次发表。
在这版张枣的文字中,还配有一副照片,张枣的肖像,拍摄于1986年,德国——他在八零年代远走德国,一直到2005年才回国。照片里张枣清瘦的面庞,坚定的眼神总能让人想起八零年代青年人的模样。敏感,炙热,冷峻,锋利。那个散发着浓重理想主义气质的年代,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点会让我想起那个我只赶上个尾巴的遥远的年代,想起那些青年在理想与现实的困顿中挣扎反复。二三十年过去了,那个年代激扬却内敛,沉郁却不沉默的气质如今已烟消云散了。如今的人们在现实的枷锁中谈论那种理想甚至被看成是一种可笑的事情。可怜我们的精神世界竟一片荒漠。
张枣给我的感觉是荒漠中的一片绿洲。我后悔为什么我这么晚才知道他。张枣先生去世了,而我第一次看到他得诗作竟是他的遗作。我悲观的认为张枣也许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最后一位诗人,他的出国经历让他躲过了经济革新浪潮给人带来的浮躁,这也成就一个真正的张枣。
现录张枣一首诗作,一起在跳跃的文字,跳跃的意境中细细品味。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