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横看春秋纵战国(六十三)麻隧之战

横看春秋纵战国(六十三)麻隧之战

作者: 嘻唔许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06:56 被阅读0次

自公元前615年的河曲之战后,秦、晋两国间就没有再发生过大的战役。

        晋国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是全身心的在和楚国争夺诸侯霸主的地位。

        河曲之战前的秦国称霸西戎,这使得秦国的信心十足,才发动了河曲之战。虽然双方只有一个回合的交锋,但秦国也探究出了彼此的差距,因此退出战场回国。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秦国依然多次的试探和攻伐晋国。

        公元前594年,趁晋国对赤狄进行歼灭时,秦桓公便讨伐晋国,结果失败而归。

        公元前582年,秦国联合白狄对晋国进行了攻伐。

        在这期间,秦国对于晋国还有多次的侵扰,并且秦国还和楚国结盟,这无疑增加了晋国的压力。

        晋国对于秦国的侵扰早已烦不胜烦,但也无济于事,毕竟晋国当时最大的威胁是和自己争取霸主的楚国,而晋国又和楚国的实力不相上下,因此长久以来一直处于焦灼状态。直到晋国的一个错误决定的出现,使得晋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晋国为此不得不和楚国以和,并发起一场大战来凝聚诸侯,维护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

        公元前583年,晋国为了得到齐国这个盟友,竟然派大夫韩穿出使鲁国,让鲁国把在鞌地之战中夺回的被齐国霸占的汶阳之地交还给齐国。汶阳之地本属于鲁国,但被齐国长久霸占,在鞌地之战中齐国兵败,将汶阳之地归还给了鲁国,现如今晋国仰仗自己的实力,以强硬的态度要求鲁国割让汶阳之地,晋国的这一操作让那些亲近的诸侯有了背叛之心。晋国在做出这一操作后,也感知到诸侯的变动,为了挽回损失,晋国在公元前582年紧急的召开了蒲地会盟。

        晋国虽然召开了蒲地会盟,但也知道是于事无补的,再加上郑国的背叛,让晋国感受到了压力。而就在这时宋大夫华元的出现,让晋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宋大夫华元在宋国执政已经多年,在各诸侯国中也有些许威望,但这一切都将是过往云烟,宋大夫华元的愿望是在这纷扰的年代能够名留青史,为此宋大夫华元决定了撮合晋、楚两国的和谈。

        公元前580年,宋大夫华元为了能撮合晋、楚两国的和谈,是来回奔波,在为各诸侯各诸侯争取和平的同时,也想着自己的功绩能够光耀后世。直到公元前579年,在宋大夫华元的撮合下,楚、晋在宋国都城外和谈,彼此化干戈为玉帛,史称“华元弭兵”。

        晋、楚和谈,除了宋大夫华元的功劳外,还因为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的去世,而新上位的晋厉公,也一心为了和各诸侯建立和平盟约,在晋、楚和谈的同时,晋厉公也向秦国抛出了橄榄枝。但晋、秦的和谈就有点差强人意,为了和谈晋厉公前往令狐城(今山西临猗县附近),而秦桓公却不过河,派秦大夫史颗与晋厉公签订盟约,晋厉公也派出大夫郤犨(chou)过河与秦桓公签约。秦、晋的和谈就是在两国君主互不见面的情况下签订盟约的,这样的盟约,其可信度自然会受到质疑。秦桓公回到国都后,便背叛了刚刚签订的盟约。而这也是晋国所想要的结果。

      在秦国背叛晋国盟约后,晋国便派出多个大夫出使各诸侯,其目的就是请求出兵讨伐秦国。

        晋、秦两国本无大的恩怨,也没有过多的利益地位的冲突,因为晋国的数次背叛,秦国也对晋国进行了数年的侵扰,并联合白狄和楚国对抗晋国。

        在晋、楚的多年争霸中,晋国发现了其诸侯地位的下降,特别是让鲁国割让汶阳之地后,又扣押了郑成公造成了郑国的内乱,让晋国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因此晋国不得已要发动联合诸侯讨伐秦国的战争。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报秦国多年来的侵扰之仇,还能重新建立晋国的诸侯地位,更重要的是进攻秦国不会牵扯到其他诸侯的利益。

        公元前578年,晋国联合周、鲁、齐、宋、卫、郑、曹、邾和滕进攻秦国。

        在进攻秦国前,晋厉公派大夫吕相出使秦国,并和秦国进行了断交,即《吕相绝秦》。其实在吕相绝秦中,也可以看出,晋国对于秦国的讨伐是早有预谋,里面有太多的颠倒黑白和妄加之罪,以此增加诸侯将士对秦国的厌恶。

        这次讨伐秦国,参加的诸侯不仅众多,晋国作为主力更是倾巢而出。

        秦国作为被讨伐者,知道这次诸侯联军的进攻是前所未有的,稍有不慎将有灭国之灾,因此在诸侯联军进入秦国后,秦国并没有做过多的正面交锋。秦桓公本想诸侯联军人数众多,不能长久在外征战,秦军只要避其锋芒,时间一久诸侯联军就不战自退。直到诸侯联军渡过渭河后,秦桓公才派大军阻击诸侯联军。

        秦军交战诸侯联军于麻隧(今陕西泾阳县北),两军本就实力悬殊,而秦军还选择了硬刚。麻隧之战,秦军大败而逃,秦大夫成差和不更女父被俘。诸侯联军为追击秦军渡过泾河,直到侯丽(今陕西泾阳县西)后才收兵。

        麻隧之战虽然大败秦军,但对秦国的整体实力并没有造成过大的伤害,毕竟麻隧离秦国的都城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并有多条河流构成天堑。

        麻隧之战的胜利,对于诸侯联军的主导者晋国来说,这已经是多年来最大的胜利了,其意义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打败了秦国,更大的意义是突出了晋国在诸侯国中的主导地位。经过麻隧之战,晋国已经得到了自己预想的成果,因此在到秦国侯丽后便撤兵回国,更重要的是正如秦桓公所预料的那样,诸侯联军千里进攻,粮草必然不继。

        麻隧之战,与其说是晋国对秦国的一次军事行动,不如说是晋国对各诸侯国发起的一场政治行动。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学史•咏怀

    翻古书,品风雅, 一纸墨香千古浓。 纵年岁,横诗文, 银河繁星缀夜空。 书起春秋经三百, 战国百家相争鸣。 却有楚...

  • 一口气读完战国史

    你知道围魏救赵,你知道长平之战么?你知道横纵连横? 可你听说过战国小虎队吗?还有秦始皇如何统一中原的? 混子哥历史...

  • 英语打卡Day162+Kindle阅读《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今天看的是班级故事的后半段:战国。 相比春秋那一学期的荣誉之战(争当班长),这个学期冲突加剧,大混战时期到了。上个...

  • 纵·横

    文‖叁無先生 行 纵十万里道远 横八千里路遥 行将处 城中宿酒肆 野外隐庙堂 击节以叹 奈何重剑无锋 斩不断三千烦...

  • 因举鼎而死的君王,在位仅3年,却为秦国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提起春秋战国,那就不得不提到秦国。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秦国都能稳稳当当地位列几大巨头一。而在之后,更是能横...

  • 成公13年——贤人子臧

    鲁成公13年,除了麻隧之战这件重大的史实外,有个贤人也值得书写一番。他就是可以与吴国贤人季札媲美的曹国公子欣时。 ...

  • 纵横

    纵是横的纵, 横是纵的横。 纵是流下的汗, 横是耕过的田。 岁月纵, 横出的是日子, 汗水横, 纵出的是希望。 一...

  • AAA学习攻略83:巨头降临——城市社区社群春秋战国之战国七雄

    【巨头降临——城市社区社群春秋战国之战国七雄】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将旗下的饿了...

  • 话说先秦ll著名战役(25)

    (6)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鲁国与齐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在曹刿的率领下,鲁国军队击败了齐桓公...

  • 人际关系心理学之棋如人生

    夜书 黑白是阴阳,阴阳相生克。 横纵是虚实,虚实互补充。 棋子交替落,阴阳要轮回。 横纵都有子,虚虚夹实实。 初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横看春秋纵战国(六十三)麻隧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ft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