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我们身边的父母教育孩子,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父母进行的是无效的教育,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你怎么能够不去上学了?你现在不上学能干嘛?”、“别人都考得好,为什么你没考好?肯定是没努力!”、“都是玩游戏害的,以后不许玩游戏了!”或是诸如此类的指责,或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或是没收手机电脑,或是禁止出门(前些天就接到一个教育咨询电话,一位父亲因为女儿早恋,结交不良朋友,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其出门,也不让其上学)……
当我们询问父母这么做是否有用时,父母都会说没用。没用为什么还要这么做?父母通常会说没有其他办法,总不能放着孩子不管!作为旁观者,我们会发现这是很奇怪的现象。父母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实父母孩子在各做各的:孩子的问题行为仍然存在,没有改善;父母在继续他们没有效果的“教育”——明知没用,仍然在重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做法,很多时候都只是期望于简单的说理就能让孩子明白,再不行就打骂。如果教育孩子可以仅仅通过讲道理来完成,所有人都能教好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教育方法出现。“言传身教”,很多时候“身教”重于“言传”。父母教给孩子道理,不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点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重视与父母的平等地位(这也是我一再强调的)。他们追求独立,但同时有着希望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依赖的一面。如果不能从父母处获得情感支持,与父母间依赖的一面断裂,只有追求独立的一面得到发展,孩子与父母间的关系必然是对抗和远离。如果父母与孩子间能够建立起朋友式的良好关系,能够使孩子从父母处获得情感支持的依赖的一面得到满足,孩子在青春期的独立性发展就能得到平衡,不至于走向与父母强烈对抗的极端。
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父母会发现教育如鱼得水!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尊重,倾听,父母面对孩子能够真正做到这两点时,一定会发现与孩子的关系改善很多,教育孩子也更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