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人说话要注意情绪、语气和行为。 - 草稿

一个人说话要注意情绪、语气和行为。 - 草稿

作者: 徐静媛 | 来源:发表于2021-06-22 07:19 被阅读0次

    一个人说话时语气的重要性。语气决定运气。

    俗话说得好:“性格即命运,语气即运气。”

    一个人的性格命运,都体现在嘴上:

    说话,反映出性格;语气,透露了内心。

    人这一生,运气好坏,都藏在你的语气里。【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多少误解,源于语气不当

    有句话叫:“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

    人与人之间,有多少关系,都死于语气不当。

    因此,控制不好语气的人,很容易与人产生误会,生活也是一团乱麻。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严重的灾荒,饿死无数人。

    于是,有个心善的富人,黔敖准备了许多饭食,一一分发给路过的灾民。

    中午时分,黔敖远远看见有个人摇摇晃晃地走着。近前发现,这人饿得皮包骨头、脚步迟缓,一只手勉强抬起衣袖蒙着脸,嘴里还不断地呻吟着,看起来十分煎熬。

    黔敖不做多想,举着饭食大喊:“喂!你过来,给你东西吃!”

    谁知这人竟停下脚步,双目怒视道:“我就是饿死!也不会接受你这样侮辱地施舍!”

    黔敖发现自己语气不当,急忙解释,但这个人坚决不肯接受,最终活活饿死了。

    这就是“不食嗟来之食”的出处。

    图片

    一个不恰当的语气,轻则让人心生埋怨,重则让人心受重创。

    都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明明想表达关心,却因为语气生硬,反倒听起来颐指气使;

    明明想求人帮忙,却因为语气粗暴,反倒听起来不可一世;

    明明想由衷夸赞,却因为语气严厉,反倒听起来咄咄逼人。

    人和人之间的误解,往往不是因为词穷,而是因为词不达意。

    语气不同,结果往往大有不同。

    当学会把“你能行?”换成“你能行!”

    把“你怎么才回来?”换成“你回来啦!”

    就是在改变语气,改善自身周边的风水。

    做人,学会把质问改成感叹,肯定多过反问,才是在好好说话。

    图片

    图片

    你的语气,是你内心的样子

    心有善念,则口吐莲花。

    语气,是语言最精准的温度计,反映出你内心最真实的样子。

    好的语气,源于内心的善意。能让别人舒适,也能让自己心安。

    北宋时,有一个大善人叫王嗣侗。

    一次,家中遭小偷行窃,被王嗣侗抓个正着。还认出这人竟是邻居家的儿子。

    王嗣侗非但没有斥责他,反倒轻声询问:“你一贯是个懂事的,怎么会偷窃呢?”

    小偷唉声一叹:“还不是生活所迫。”

    王嗣侗取出十贯铜钱,温和地对他说:“这钱给你。但现在天色已晚,若就这样拿出去,容易引人怀疑,等天亮了你再拿上离开吧。”

    王嗣侗的语气和行为,让小偷大为惭愧,心中悔悟,最终改邪归正。

    人们常说,相由心生。其实,一个人的语气,更是如此。

    语气,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内心高傲者,语气少有谦卑;内心粗鄙者,语气难现温和。

    内心富足者,语气多半笃定;内心贫乏者,语气大都怨怼。

    音由心生,声由人造。

    做人,内心宽和,语气才会软和。

    图片

    图片

    你说话的语气,就是你的运气

    有人说:“说话的语气有多好,遇事的运气就有多好。”

    深以为然。

    语言容易包装,语气却很难伪装。

    运气好不好,看你的语气就能知道。

    在一家红茶店里,一位顾客叫来服务员大骂:

    “看看你们的茶,倒点牛奶进去还会结块!太劣质了!”

    经理听到,柔声地对顾客说:“真对不起,请稍等,我马上给您换一杯。”

    没一会,经理端着新的红茶来到顾客面前,并轻声说道:“我是不是能向您建议,茶中如果放了柠檬,再加牛奶的话就容易结块哦。”

    此时,顾客才知道,是因为自己将柠檬和牛奶一股脑加进了茶中,才导致了结块。

    顾客大为羞愧,但又因为经理的态度,给自己留了面子,之后就不断介绍朋友来光顾这家茶馆,茶馆生意也越做越好。

    运用好的语气,能轻而易举地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人们常说:“物过刚,则易折。”

    语气太强硬,容易让人心生反感,也会让自己身陷囹圄,命运不济。

    一个语气柔软的人,可令众生心生欢喜。

    一个语气温和亲切的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感召贵人,吸来好运。

    语气柔和一点,缓慢一点,真诚一点,好运自然就更靠近你一点。

    古语有云:“一言足伤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终身之福。”

    语气虽然细微,但却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能影响人一生的运气。

    把话说好,收获最大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语气好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太差!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说话,用温和的语气,迎来自己的好运!

    人生在世,谁都不是独角戏,每个人之间相互连接,彼此依存。

    对于钱财,很多人费尽心思,想据为己有,算计到最后却两手空空。

    而有些人,不拘泥于一时蝇头小利,慷慨大气,反而能赚得盆满钵满。

    《后汉书》里一句话说得好:“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予之为取。”

    一个人对钱的态度,暴露了他的人生格局,也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散财,聚人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皆爱财,但君子爱财,爱而散之,小人爱财,爱而紧之。

    有一句古话:“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对待钱财,只有足够大气,才能聚集更多人气,越想独占,越会招来怨恨和不满。

    曾国藩在建立湘军时,召集了一大批人马。

    但后来他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转投了胡林翼的军队。

    于是他就去问幕僚赵烈文,赵烈文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但跟着你做事,既做不了官,也发不了财,所以他们就走了。想要人心归顺,就不能独占利益,要把好处跟众人共享。”

    曾国藩听后连连点头,从此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不是给名,就是给利。

    来投奔他的人才和幕僚越来越多,他的实力变得愈来愈强。

    利可共,不可独。

    格局大的人,不会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得失,明白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去薛邑收租。

    冯谖到了薛邑后,不仅主动把借契都烧掉了,还假借孟尝君的名义,赦免了薛邑的赋税,当时百姓都对此感激不尽。

    孟尝君得知真相后非常生气,但冯谖却解释说,我这是在用债务替你买仁义,用你的有余,收买你的不足,你一点损失也没有。

    后来孟尝君因被诽谤,被下放回封地时,薛地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为他日后的崛起聚集了力量。

    老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肯散利于人,不仅是手上的大方,也是格局上的大气。

    只有当你的心够大,事业才能越做越大。

    只有当你的心够宽,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

    舍小财,得长利

    俗话说,吃亏是福。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厚道是最大的精明。

    宋仁宗年间,有家粮店老板的生意一直不好,于是他找到做秤的师傅,要求做一把15两半的秤(在古代一斤为16两),答应做成之后多给师傅一贯钱。

    这件事被老板家的小儿媳听到了,等老板走后,小儿媳跟师傅说:

    “我爹年纪大了,刚才嘱咐有误,他是让你做一把16两半的秤,做成之后我给你两贯钱。”

    后来,这个老板把秤拿回米店,生意日渐红火。

    不仅相邻米店的顾客常来光顾,远处的顾客也不断登门。

    到了年底,粮店老板发现利润翻了两番,他得意地说,自己盈利的秘密,是每卖出一斤都多赚半两。

    此时小儿媳起身,把事情的原委说出后,老板恍然大悟,感到万分惭愧。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凡事不可占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便宜。”

    很多时候,一个人越肯吃亏,越不会吃亏。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讲过一件事。

    他说自己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珍贵罕见的收藏,主要在于他懂得“吃亏”。

    比如,当他遇到喜欢的古物时,虽然也会砍价,但绝不会让卖方到无钱可挣的地步,甚至有时,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还会主动让对方多赚一点。

    从此以后,这些卖家,但凡遇到好的古董,都会先联系马未都,他看了不要,才给其他藏家。

    因此马未都在收藏市场,占了许多先机。

    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有一句话:

    “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己有利而于人亦有利,大商也。”

    精明的人往往厚此薄彼,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而智慧的人,会兼顾双方的利益,达到双赢。

    施财,积福德

    小财靠挣,大财靠德。

    为人善良厚道,就会给自己积下福德。

    为人狡诈阴险,即便挣再多,最后也很难守得住财运。

    《太上感应篇》中记载了一则故事。

    古代有个人叫康峻,为人慷慨,即便在他很穷的时候,也愿意去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他在外出路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

    “你心地善良,感动了上天,明日便会有好运。我送你一两本钱,你会得到二十合的钱。”

    在老人的一再坚持下,康峻收下了钱,虽然不明白二十合的意思,但是想,既然是老人的暗语,必然大有玄机。

    第二日,康峻用这一两本钱贩卖莲藕,果然赚了二两钱。

    而此后,他每次贩卖生意,都能得到加倍的回报。

    几年后,他成了当地的大富翁,这时他才领悟到,当初老人所说的二十合,是指他会得到二十翻的利润。

    一两银子的二十翻是多少呢?1048576两。

    为了报恩,康峻广施善行,把粮食廉价卖给穷人;荒年舍饭施粥;招四方少年免费上学;聘名医为贫民诊治;收养弃婴、无依靠的残疾老人......

    后来,康峻又遇到赠送他一两本钱的老人。

    老人感叹道:“你贫时有爱惜万物的善心,所以我赠你本钱;可贵的是,你发财后仍然积德行善,此后善报定是无穷啊。”

    果然,康峻享年104岁,安然逝世,所育七子乃至十几个孙子,都当了大官,代代富贵。

    《大学》里有一句话:“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人这一生,就像一棵树,德是根本,财是枝叶。

    你的心越善良,越会招来更多好运和机遇。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格局小的人,就像是金钱的奴隶,机关算尽之后,容易被财富反噬。

    有大格局者,把金钱当工具,得人心挣长利,能积更大的福气。

    人活一世,乐于散财,能舍小财,广施善财,才能将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做人,

    不随意苛求别人,

    也不要盲目要求自己,

    更不要嫉妒他人。

    保持善良的心,

    做个正直的人,

    宽容待人,严格律己,

    即使失去了什么,

    也会以另一种方式被弥补回来。

    人生笑着过,

    不拿自己和别人比。

    你有你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

    你有你的拥有,我有我的得到,

    不管是谁,都有失去。

    人生每一步行来,

    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每个人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

    也会失去一些自己不想失去的。

    得到未必是享受。

    得到需要的,是福;

    贪求过多的,是累。

    人生的种种,

    无论得失悲喜,坦然面对。

    看开了,失去就是历练,

    想通了,得到只是偶然。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接受安排,放平心态。

    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美好的一面,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没有事物值得绝对的肯定,或是绝对的否定。

    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的,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立场。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了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喜好和不同的境遇,不必强迫自己成为别人,也不必逼着别人做出改变。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本分。人生在世,除却生死,就只有一件事情知得我们劳心费神:

    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那些自己都没有做明白,还要挑剔别人的举止,抱怨老天不公的人,终究只能得到牢骚满腹。社会终究是复杂的,不少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对此感到深深的迷茫和焦虑,就连中年人也时常感到困惑。

    迷茫与焦虑正是因为未知,只有不曾经历,尚未发现的未来,才会让人时刻不安。

    我们无法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眼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己更加的强大。

    世间自有悲欢离合,人自然也有喜怒哀乐。人类拥有情绪是智慧的表现,但是让自己活在情绪中,却是最愚蠢的行为。

    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人生的大忌。

    受到一点打击就自暴自弃,得到一点肯定就得意忘形,愤怒就横冲直撞,悲伤就无所顾忌。

    这种人并不是强者,而是情绪的奴隶。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船夫摆渡过河,当船开到河水中央的时候,另一艘船忽然撞了过来。

    慌乱之间,船夫被吓了一大跳,随即破口大骂,可是等船靠近了,他却发现这是一艘空船。

    看到这艘船上没有人,船夫停止了咒骂,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就像是这艘空船,正因为没有船夫的掌控,才会在河面上横冲直撞,伤害他人。

    图片

    只有弱者才会任由自己的情绪像这条破船一样随波漂流,而强者则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日子是活给自己看的,别人越是对我们的人生指指点点,我们就越要将日子经营的更好。

    过去已经成为回忆,未来还没有到来,只有当下是属于我们的。

    不要因为失去而捶胸顿足,也不要因为未知而感到焦虑,珍惜当下,才是人生的精华。

    什么是福气?

    福气不是拥有多少钱,

    福气不是住了多大房,

    福气是内心善良,不做恶,

    福气是品行良好,人端正!

    福气是好运气,能化险为夷,

    福气是好人脉,有贵人相助,

    福气就是本分做人,坦荡做事,

    福气就是真诚待人,热心帮人!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

    要看他是不是善良。

    善良的人,

    人欺天不欺,

    人害天不害,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有人出手帮助。

    善良的人,

    行善事,不问前程,

    帮助人,不求回报。

    他们没有恶意,待人真诚,

    他们知恩图报,懂得珍惜。

    善良的人,

    再穷,也不会坑蒙拐骗,

    再富,也不会昧着良心。

    一心向善,品行端正,

    绝不会不择手段,

    把任何人欺负。

    善良的人,

    也许会吃亏上当,

    但那只是一时的,

    上天看在眼里,

    会把福气降临,

    会让好运追随。

    人,不管到什么年纪,

    都要一直善良。

    善良,不是演戏,而是真心实意,

    善良,不为名利,只为无愧于心。

    善良是发自内心的,

    演不出,装不像。

    善良,是一种力量,

    能让人端正品行。

    善良,是一种胸怀,

    能让人坦诚相待。

    善良,是一种美德,

    能让人心安理得。

    做人,一定要善良,

    善良,能积攒福气,

    善良,能逢凶化吉。

    而那些作恶多端的人,

    欺负善良的人,

    迟早有一天,

    霉运不减,灾祸不断!

    善人有善报,好人有好福,

    真正有福气的人,

    都是善良的人。

    因为人在做,天在看,

    人越善,天越爱,

    心越善,福越多。

    情绪稳定,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试问人世间,谁能没有七情六欲?

    当坏情绪涌上心头时,人就会不受控制,变成一个冲动的“魔鬼”,伤人伤己,特别危险。

    坏情绪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令人猝不及防,提心吊胆。

    心学专家王阳明认为情绪稳定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智慧和修行来获得的能力。

    情绪稳定的人,活在当下

    过去不迎,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

    能够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不会因为过去的事情而烦恼,也不会因为将来的生活而担忧,他们只会活在当下,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

    王阳明曾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能够存此心,就会时刻觉察到此心,这便是在做学问。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和将来尚未发生的事情,现在想它有什么用呢?总是胡思乱想,只会让自己失去本心,徒增烦恼!

    一个人情绪不好,可能因为过去做了一些令自己懊悔的事情,也可能在担忧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这样往往就忽略了当下。

    其实过去的早已过去,与其自己郁郁寡欢,倒不如想想如何解决它,让自己跨过这个坎;将来的事情还未发生,与其忧心忡忡,倒不如做好当下,让自己的未来生活更有保障。

    专注于手边事、眼前事,这样才会令自己内心平静,不急不躁,变得超然而又踏实。

    情绪稳定的人,都懂得“虚己”

    王阳明被贬龙场,在那他曾经打造了一个石棺。

    “石棺”可是他龙场悟道的一个重要利器。因为他悟道时,一直难以忘记自我,抛下生死,所以就打一个石棺,内心告诉自己:“你已经死了,还怕什么呢?”

    王阳明躺到石棺中修身养性,潜心悟道,终于在一天夜里,他领悟到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其实人生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若是不能破除我执,那么人就会被情绪所困,难以脱离困境。

    我们之所以觉得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失败了,而这里的“失败”就是说事情没有按照“我”想的那样去发展,最后的结果也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因此“我”才会痛苦不堪。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庄子

    “虚己”也就是别把自己当回事,这样的话便没有人能够令你动摇,更别说愤怒、生气了。

    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很强,自我保护意识也很强的时候,别人稍微一冒犯,他就必须反弹回去。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放下“自我”,多去换位思考,去理解、去包容。

    “虚己游世”也就是虚己、忘己、忘掉一切的私欲、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去害人害己。

    放下了我执,也就不会去计较那些琐事,反而对一切都看得很开,这样情绪才会更加稳定健康。

    情绪稳定的人,过得简单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王阳明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一个人的欲望多了,痛苦也就多了,在他与世界的交集增多时,争执和分歧也随之而来。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满足了这个,却还想要那个,最终被欲望所控制,沦为了它的“奴隶”。

    有道是:

    家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

    家有良田万万顷,一日只能吃三餐。

    那些情绪稳定的人,一般都活得简单,他们并不是“无欲无求”,而是懂得“知足常乐”。

    这样的人,抛去杂念,真正投入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人,知足常乐,过好自己当下的每一天;

    这样的人,举手投足,散发着从容而又沉稳的气质。

    活在当下,破除我执,过得简单,方能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也变成了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看不惯一个人无需翻脸无需直言,只要……

    有一个人际关系定律:无论你走到哪个圈子,遇到讨厌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即使你屏蔽了这个,也会有新的补上来。

    生命来来往往,难免会和你看不惯的人不期而遇。

    既然是非难断,不如修一颗清静之心。

    当你放大了格局,对人也就放下了成见;提升了眼界,看待万物的心境也会达到平和的境界。

    内心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讨厌,是最贵的消费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她向我抱怨公司风气不好,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

    一问才知,原来是坐她边上的同事总是在上班时间刷抖音,看视频,却在汇报时表现自己做了很多事。

    这让原本勤勤恳恳加班的她觉得很不公平,甚至都没动力完成这季度的目标了。

    “你说,我该怎么向上司汇报,她在玩手机呢?”朋友愁眉苦脸地问我。

    我说:“假设你的同事每天加班到凌晨,你会不会向上司汇报,她比所有人都勤奋呢?”

    “那当然不会了。”朋友回答得理所当然。

    “那你的汇报,本质就只是举报而已。你不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而是因为你看不惯她干着比你少的活,却拿着和你一样的工资,心理不平衡罢了。”

    听罢,朋友豁然开朗,于是在那位她看不惯的同事汇报时认真做笔记,学习她的汇报技巧。

    这让原本就兢兢业业的她锦上添花,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让她负责了一个大项目。

    刘震云在《一句顶万句》中说:“人要一赌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也耽误了自己。”

    如果朋友继续和同事的缺点抗衡,只会两败俱伤。但和对方的优点和解,才能换来现在的互惠互利。

    讨厌一个人,是这世上最贵的消费,因为你付出的是自己的心力。

    真正的成熟,是从别人的缺点之外看到可取之处;从彼此的不合之外找到共通之处。

    张德芬说过:“把别人看顺眼了,就把自己看顺眼了,这是爱自己的第一步。”

    诚然如此,人生风雨路,处处有是非。

    看淡即花絮,看开即云烟。

    《次第花开》里写道:当你放下成见和伪装,不再焦虑和希求,你的内心才算是真正敞开。

    与其和眼下的琐碎纠缠良久,不如集中精力继续赶路。

    放下对他人的看不惯,才能收获内心的幸福与安然。

    你的所见,皆为自己

    《天方夜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渔夫在打渔时发现了一百枚金币,不禁喜出望外。但他害怕国王来偷他的金币,于是决定把金币藏起来,不让国王知道这件事。

    但他无法抑制住洋溢在脸上的喜悦之情,生怕国王起疑心,只好想了一个办法:他不断用皮鞭抽打自己,避免露出开心的表情,假装因为贫穷而痛苦不已。

    然则富有如国王,又怎么可能觊觎这区区一百金币呢?

    渔夫之所以觉得国王会来偷,不过是把渴望财富的思想强加给了国王。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投射效应”。

    萨克雷说过:

    “这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投射。

    有时,你看不惯别人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境界不够。

    作家亦舒有句话说的很对:

    “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道理总是一箩筐,丈八的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做人,最忌讳的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

    用自己的尺度,去丈量别人生命的厚度;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的显微镜下审视。

    培根有一句名言:

    “总是说别人坏处的人,永远都不能证明自己是好人。”

    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一面。

    你对别人的百般注解,构不成万分之一的他。但暴露的恰恰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

    所谓修养,就是少说感受,多看事实;所谓情商,就是少论是非,专注自己。

    古语有言:“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同样是推开一扇窗,从高楼往下看,看到的是风光旖旎。但从低处往下看到的是污泥遍地。

    这说明,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

    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风景。内心荒芜,鲜花也与杂草无异。

    做人也一样,唯有放下成见,才能放大格局,迈向真正的成熟。

    世界再大,大不过包容心

    网络上有段话很经典: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深以为然,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用自己仅有的见识,去解构他人的难以理解之处,误会也就因此产生。

    相反,真正成熟的人,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论语·为政》有云:“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在真正的君子看来,当我反对你的想法,并不意味着我否定你的人格;我尊重你的为人,却不一定非要苟同你的观念。

    这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但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颗包容且慈悲的心。

    真正成熟的人,坚持自己的不同,是一种特立独行。理解他人的不同,更是一种海纳百川。

    听过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想要从两个徒弟中选择一位作为衣钵传人,但两个徒弟都十分优秀,禅师很是为难,

    有一天,禅师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两个徒弟叫到跟前,吩咐他们去树林里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回来。两人都遵命而去。

    不久后,大徒弟回来了,递给禅师一片并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树叶。”

    二徒弟在外转了半天,最后空手而归。他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

    最后,禅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包容不完美的胸怀。

    就像康德所说:“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多一分将心比心,修养就上升一个高度;多一分换位思考,心胸就开拓一个宽度。

    心存包容交往,带着尊重相处,相信生命也会回馈你真正的成熟。

    细行取人,不如细行律身

    马来西亚有句俗语: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这世上最不值得的,就是在眼里装下了别人的错误,却浑然不知自己脚下尚有很大的空间进步。

    一个人如若每日所见,皆是他人的行差踏错,每日耳闻,皆是他人的缺点纰漏,怎能有余力自省,而后精进?

    很喜欢蔡康永的一段话:

    “看到别人做不好时,也许会暗爽在心,得到一种“我比他聪明”的优越感。但真正聪明的人,是观察别人为什么做不好,然后警惕自己,尽量不要犯相同的错。那些只爱发出嘘声的人,应该是打算一直在台下当观众,而那些警惕自己的人,则是在准备:有一天要站上舞台。”

    光是暗自嘲笑别人零分的答案,并不有助于自己得到满分的结局。

    不如把对方当成参照的样本,提醒自己避免和他掉进相同的坑里。

    《论语》有言: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意思是:小人永远觉得自己没有错,错的都是别人。高尚的人即使没有错,也会时时反省自己。

    掉进眼里的沙子,不必急着去揉。不如留一只眼睛在心底,用来观照自己。

    懂得自省的人,会把别人的错误化为自己的优势,在反思中不断向前。

    正所谓: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渡。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说明他还在你的视野里,你只有成长自己,才能让他不在你的视野。

    当你懂得了自省的力量,看不惯的人事物,都会成为你为自己铺的路。

    当你在自省的长途中,一步步修行更精进的自己,那时你再回望那个看不惯的人,他不过是你俯瞰的一颗尘土。

    因为,你已经收获了真正的成熟,站在了生命的新高度。

    杨绛说过: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愿你拓宽心胸包容,而不苛责;站在远处看淡,而不自困;保持行动精进,而不空谈。

    相信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目光所及,皆是风景。所到之处,皆有阳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说话要注意情绪、语气和行为。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lp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