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纳兰木羲
春节假期回老家过年了,由于疫情只有我回了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和叔叔一家都没有回来
在没有wifi手机流量又超了的情况下我拿起了我书桌上已经积灰了的书籍。
老家的书全是我大学之前买的书了,到了大学,用来买书的钱被我挪用买衣服去了,而,用来阅读的时间也被我挪用追剧去了。
我渐渐的在抛弃那为数不多的好的习惯。
书桌上陈列着全是我没有读完或者只读了一点点的书,有《鬼谷子》《韩非子》《鱼羊野史》《北京折叠》等等。
我拿起了一本封面很古风书名叫《芥子Ⅱ》的书,翻开尘封的书签,给保温杯里的热水泡了一点茶叶,然后坐在窗边读了起来。
芥子意为尘埃,我们每个人于这世界而言都是一粒微尘,这本书讲的是那些历史里的小人物。
每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的身体总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小人物,或擦肩而过或有幸同行,但都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小人物的故事更加的贴近我们普通人,几十年后,我们也将成为历史里的小人物,寂静无声。
我看到有作为的人或明星去世网上都会一片哗然,有惋惜会怀念会不舍,而我们平凡的人消逝,如燕过无痕水过无声,只有最亲近的人会记得, 待再过几年,归入混沌。
多么的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伟大的痕迹呀!
然而我知自己不会。
花了一个下午加晚上时间终于将芥子收尾了,终于可以把I和II并排放在一起归入看完的行列了。
说到言情小说,青春疼痛文学退出后,我喜欢上了墨宝非宝的小说。
二宝的文笔很细腻,她笔下是那种细水流长又热烈的感情,在书中,她总是会写的爱国一点,暖心一点,结局都是很暖心,但娓娓道来却又总弥漫着淡淡的忧伤让你揪心。
《十二年故人戏》讲的是清末民初的故事,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故事难免悲怆,社会动荡危机四伏下开启了傅侗文和沈奚十二年的羁绊。
沈奚,广州沈家,本是闺中大小姐,享万千宠爱,却在豆蔻年华九死一生,那个说将来她出嫁给她铺十里红妆的二哥不在了,全族上下三百多人全都不在了。
她只得躲到暗无天日的烟馆偷渡余生,在她以为终于手刃仇人的那一天她见到了傅侗文。
她听见他对别人说,他护得了她一时便可以护她一世,后来,他做到了,傅侗文对沈奚说过的话从来未曾食言。
傅侗文,京城傅三爷,出生于京城高门大户,从小锦衣玉食,海外留学归来便充满着救国的热忱,他也曾是热血青年,却在亲看到最爱的弟弟自杀在自己面前后被磨灭了棱角,变得成熟,隐忍,与伪装。
在外人眼中他手上握着数不清的财富,人人都说傅侗文盖冠风流,风月场上不曾留情,也有人说他心狠手辣,生意场上不讲情面,世人口骂笔诛,他未曾辩驳,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以后跟着三哥好不好?”他低声问
“三哥这个人——”他停顿在那里,又笑着说,“不算很好,也不会太坏。你姑且试一试。”
我的发小也是一个爱阅读的人,我又从她那里借了几本书来看
我接触的第一本侦探小说是东野圭吾的《鸟人计划》,不那么出众,情节也没有多大的扣人心弦,主题也没有多大的令人深思,但是结局却出乎意料,我想这就是侦探悬疑一类小说吸引我的地方吧。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一部早期作品,也是从这部作品后他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可能是由于作品比较早期,也可能是因为我读东野圭吾的书多了,渐渐了解了他的写作风格,这一次我居然猜中了凶手!
青春期,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时光,很美好同时也很敏感,我们热情阳光我们又小心翼翼。
那个时候的我们单纯,纯粹,且真实。但,正因为单纯,绝望时的反抗才会更加激烈。
“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肆意蔓延开来……”
接着我读了萧红的《生死场》
萧红,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一生漂泊,处处留情,处处真爱,与张爱玲相比,她的一生谜团太多了。
生死场整个读下来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压抑的,在萧红的笔下我就没有感受过一丝轻松的气氛。
萧红属于东北作家群体,在她的文字中描写的也都是东北人民的生活,生死场就是。
这片村庄的人见惯了死亡在他们眼中人死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死亡中他们却又依旧倔强的活着,人们在这个生死场里挣扎。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这部作品中描述最多的是女性,更多的笔墨写了他们的命运,麻婆、月英、金枝,旧社会女人地位和命运都浑浑噩噩,变得病态。
这本书还收纳了萧红的几遍短篇小说,这也是我第一次读萧红的文字。
看完《生死场》实在是太压抑了,于是我对发小书架上的那本《犯罪心理1》特别感兴趣。
天才心理师遇上土豪痞刑警,令人颤栗压抑的犯罪手法,烧脑的心理分析,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人本就是顽固不化的生物,不仅如此,人还是群居性的,特别容易激动的顽固生物。”
阅读是一件即私人又重要的小事,特别喜欢这个假期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以读书,如逢故人。
- End -
文字 | 纳兰木羲
图 |纳兰木羲、《想见你》、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