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五月。
夏天,向来是被人不吝用最美好词汇描摹的季节,但这美好中又藏了一分焦急。“五月了,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两年前,临近高考,统一放假回家复习,我在走下FX的教学楼楼梯时,鬼使神差地瞥见了一枚长在枝头的桑葚,青的。当时我就想,等我考完之后回来再看它,它还在吗?是变红,还是变紫了呢?后来的事情我记不清了,反正桑葚成熟的日子里,我好像再也没踏进过FX的大门。
可能好吃的人对时节的变换会特别关注,日食记最近推了一期冷面的视频,勾起了这颗胃,对于夏天似乎已经久远了的记忆。
于是今天就义无反顾地冲向了老盛昌,想要来一份辣肉冷面。可惜了,人家还没上市。空留一爿贴着“冷面 冷馄饨”字样的透明厨房。这个天气,里面做的还是各式砂锅和三鲜烩年糕。
江浙一带做法的冷面,我是在上了高中以后才在老盛昌吃到的。实际上,我也没有在别的店里吃过沪式冷面,有些枉为吃货了。面是预先备下了的,和黄瓜丝、绿豆芽放在一个盘子里码好,整整齐齐摆在橱窗里等你来接。在前台点过,拿着单子去窗口找阿姨,阿姨就会麻利地给你浇上花生芝麻酱、辣油、醋,还有你点的浇头。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吃醋的,但冷面是个例外。冷面需要有醋来引入清爽的口感,缓解酱料的油腻。自己拿到桌前拌匀,吸溜一口,面条筋道,蔬菜爽脆,辣油并不会灼烧到口腔,反而有种直达心底的清凉刺激。酸酸辣辣,最是开胃,一解苦夏的滞郁。再来一瓶冰镇汽水,空气里弥漫着女孩子的洗发水香味,店堂里的空调风吹在身上,十分懒得回去上晚自习。
在我的梦想中,每所学校附近应该有一家老盛昌,因为在我的初中、高中的几百米以内,老盛昌已经成了标配。尤其是高中的时候,每天中午,老盛昌就会被FX的同学们攻占,点一客汤包都是要算好时间,以免上课迟到的。在学生们的大军中,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不明就里的上班族和老爷爷老奶奶。
有趣的是,他家可能是因为汤包太出名了,平常的肉包也做得如同加大号汤包一般,咬下一口就会流出肉汁。鲜甜的汤汁流到外包装的食品袋里,或是一时没来得及吃,被外皮吸收了的话,可真是让人憋闷。聪明的食客拿到手便抓紧吃了,同样是用吃汤包的方式,先开窗,再喝汤。如果在排队的过程中,亲眼看到前面的一个顾客买走了最后一个肉包,那这一整天,心情都好不起来。假若是自己做了这事,那就捧着自己的奖品飞快地溜了。
在老盛昌吃了几年,从没有相熟的店员,通常都是默默地点了,入座,交票。吃来吃去,就是锁定那么几样。但我们几个饭搭子私下也讨论过,收银姐姐估计认得我们的。从老盛昌在新市南路西侧吃起,吃到它搬到街对面,最后终于有一天,我们这群人消失在这条街上。老盛昌店堂里就餐食客一年一年的面孔更替,就是时间流逝。
一家餐厅,注定了『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我很佩服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光顾同一家餐厅的人,那背后大概又是一个迷人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