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很奇怪的动物,当看到微笑这个题目内心就在想,不能单纯从情感行为来为“微笑”展开话题,应该从更多元的角度描述才能让这次话题更有价值和意义。
其实这就是深度思考,从行为的背后去寻找动机,也是所谓的发散性思维吧。不能将自己的眼光,思维,角度豢养,而应当如骏马奔驰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世界如此之大,怎能就如此局限自己呢?身体可以局限,但思想是自由的。
发自内心真实的微笑确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色彩,也是我们人际关系中最佳的“润滑剂”,在人与人之间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沟通方法。
有一句“一笑泯恩仇”见证了微笑的魅力。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中,行为是受到了思维的调节和控制,才有了相对应的行为。其实从人的行为学研究,我们的行为肢体动作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身体也可以影响思维。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做保护性的封闭性的人和保持舒展和开放姿势的人,后者更乐于去冒险和接受挑战。比如散步比坐在办公室更容易激发创造力。
从以上可以看到,身体和思维是很有趣的互动关系。所以,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做一做微笑这个动作,装着装着就成真了。这也正是在很多的自我激励当中的方法,不断肯定自己,久而久之就在自我的催眠中越来越接近理想中的那个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