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四三:断一桩乱纷纷的家务事

《传习录》四三:断一桩乱纷纷的家务事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08:58 被阅读0次

    《传习录》四三:断一桩乱纷纷的家务事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关于卫国“废辄立郢”一事,说到底是卫灵公一家子的家务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这桩家务事多少带些传奇色彩,勾起不少儒生的兴味,有不少儒生都乐得试着断断这桩家务事。朱熹作为先儒的代表,对“废辄立郢”一事,也有自以为是的说法。

    朱熹的说法中,援引胡瑗的注解,讲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卫国世子蒯聩以其母南子之淫乱为耻,计划杀死自己的母亲。结果事情败露没有达成目的,于是逃往国外。卫灵公在世时想要立公子郢为卫君,公子郢推辞不肯继位。卫灵公死后,卫夫人再次让公子郢继位,公子郢再次拒绝。不得已,卫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为卫君。逃往国外的蒯聩想要回国,却为新的卫君辄所不许,卫国人中有不少人有“废辄立郢”的想法。

    朱熹从自己的理解解释这桩家务事,认为蒯聩欲杀母而获罪于父,而辄为据国而拒父归国,两个人都是大逆不道的“无父之人”,都不配作为一国之君。

    《论语·子路》中,子路与孔子之间有段对话,谈论到卫国的国政。子路问,如果卫国国君准备起用先生主持国政,先生准备怎么做。孔子讲,如果一定要用我,我会先为卫国、卫君正名。子路觉得老师太过迂腐,认为哪里能把“正名”当作第一要务。孔子警告子路,做事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受到自己主观看法的干扰。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行;礼乐不行,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正名”是卫国最要紧的政事。

    结合孔子与子路之间的这段对话,朱熹认为,孔子讲的“正名”就是要通过“上告天子,下告方伯”的正规途径来“废辄立郢”。

    陆澄问及这段典故时,王阳明迫不得已得试着断断这一桩乱纷纷的家务事。言语之间,极为严谨。最后,专门讲“孔子正名,或是如此”,表明这也是自己推断的结果,未必就是事实。

    王阳明否定“正名”即是大张旗鼓地“废辄立郢”的先儒观点,因为它不符合人之常情。孔子作为圣人,首先是深谙并且遵循人之常情的。公孙辄已经是卫国国君了,此时,公孙辄致敬尽礼,邀请孔子出马整顿卫国国政,任谁都不可能先去废掉那个对自己致敬尽礼的“金主”。倘如此,公孙辄有违“父父子子”的话,孔子颠覆的则是“君君臣臣”。很显然,这样做一不符合人之常情,二不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道”。

    在这个大前提下,孔子会怎么做呢?

    家庭之中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一个充满爱的所在。父子之爱、夫妇之爱充斥其间。真正的爱不是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别人,而是因为爱,以对方为约束。做儿子的,不必要求父亲,只以父亲为约束;做父亲的,不必要求儿子,只以儿子为约束。因为有这种约束在,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公孙辄倘能致敬尽礼请孔子主政,一定乐于听从孔子的教化,调整自己的做法,做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迎接父亲蒯聩归国。反过来,蒯聩也会受到儿子的感染,做一个父亲真正该干的事情,以自己的儿子为骄傲、为约束,做一个像样的父亲。如此一来,该主动要求退位的主动要求退位,该主动退后的主动退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然名正言顺。

    王阳明甚至为蒯聩设想了一个做太公的结局,如此公孙辄请孔子出山才有意义和价值。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的假设,但一桩乱纷纷的家务事,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便“化戾气为祥和”了。但假设只能是假设,所以,王阳明讲“或是如此”。

    何谓圣贤,不过是在“或是如此”中以最妥帖的姿态侧身行道的人。不如此,不足以为圣贤,不如此,也过不了那道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四三:断一桩乱纷纷的家务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rx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