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感觉良好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20-07-29 12:26 被阅读0次

高中时,有位生物老师以严厉著名,他的一句口头禅让我印象深刻。每每有学生有点忘乎所以飘飘然的时候,他总会怒目圆睁,抛出一句“你啊,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什么,自我感觉良好。”那位老师恨铁不成钢,经常会说些不那么好听的话,不过没什么,他自始至终都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他教我们生物,我学得不行,但我对他讲得“自我感觉良好”倒是很有感悟。做人要谦虚,不要想当然以为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个人越是膨胀到目中无人,越是说明内里空洞无物。研究生时,我所在学院的附近有个小亭子,叫自卑亭,取名自《中庸》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也是教育人不要好高骛远,要清楚自己的处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脚印。受这些价值、文化的影响,我在求学、工作中,都迫切希望有人对我多些批评指点(不是指指点点)。

还在读书不懂事时,有点小成绩就容易骄傲。这其中有心智不健全、不成熟的原因。那等长大了,经验阅历丰富了,按理说人们的自我认知就提高到一个层次。可是,你会发现,还是有不少人“自我感觉良好”。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是有次马未都杂志社组织一群青年作家开笔会,刘震云连续三天夸王朔:王老师,你那小说写得好。王朔第一天谦虚:哪里哪里,没有没有;第二天商业互夸:写得不怎么好,你的小说也不错;第三天自夸:我是觉得我小说写的不错……刘震云扭头对身旁的马未都说:一般人最多也就扛三天。

这段子的真实度有几分不知道,不过里面讲的道理却适用不少人——人啊,经不住夸。

夸人有问题吗?美国人布吉林有个广为人知的社交礼仪3A原则,分别是Accept、Appreciate、Admire,译成中文就是接受、赏识、赞美。“接受”是说待人要包容、宽宏,不应任由性子,随己喜好,拒人千里之外。“赏识”是说要长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赏识到每一个人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独到的值得重视的地方。“赞美”就很简单了,接着前两条,真诚地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欣赏。那,这赞美不就是夸人吗?夸人本身没啥问题,问题是抱着什么态度夸,怎么夸,夸的内容是否恰到好处。
普通人,尤其是真没啥社会主流所认可价值的人,可能夸的人不多。有的人就不一样了,官场里的权贵,抬头低头马屁精围着转;学校、医院……,有话语权有地位的老师、领导,周围也不乏吹嘘高捧的学生、同事;公司企业里,机灵的跟班跑腿小喽喽见了大佬,也少不了溢美之言。想想这些,五味杂陈,有的不情愿,有的一副谄媚相,像哈巴狗一样。

夸就夸吧,也不去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要是说的内容实事求是,说得在理,也没啥。可是,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夸的人,果真是“夸大其词”,夸起来就像《鹿鼎记》里韦小宝对皇帝说得,“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夸得是没边没际,夸得昏天黑地,净捡着顶好听的夸,那就值得商榷了。这一个人夸,那可能就是这个人有问题,可是一帮人夸,一个一个组织轮着夸,那问题就大了。啥问题?就是第二个问题,被夸的人越发听得多了,本开始还不信,越到后面越觉得是那么回事。天旋地转之间,黑的成白的了,臭狗屎成香饽饽了,不忍直视的成美丽动人的了,一文不值的成无价天书了。结果就是——那真是“自我感觉良好”。

被人夸是真没啥,合情合理。马斯洛说,人有五种需求,精神性的需求如有归属感、尊重与被尊重、自我实现,这些常常离不开别人的认可。夸一夸神清气爽,夸一夸马达开足,动力无限。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也说了,人追求来自世界的爱。虽然它常被误解为“只有那些生性嫉妒和有心理缺陷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需求”,但实际上,那是人的正常需求。

当官的、做大领导的、名教授、大专家……都是人,也有被夸的需求。没啥。可问题是,自己要多修炼,心里要有杆秤,对实事求是夸的来者不拒,对溢美不实之词要存一个甄别的心思——圭恰尔迪尼有句精警的话:“人类非常虚伪和阴险,善于欺骗和诡计,他们热烈追求自己的利益,却完全漠视他人的需求,因此,只要你不轻信任何事,不信任任何人,你就不会犯错误。”——谁也防不住,连番的“夸”可能只是巨大阴谋里的一环。

再有,对有些人整日听溜须拍马之声,生活中虚情假意之中,其实人们兴趣不大,人们关心的是这些人会不会滥用自己的权势、资源,为自己和他人谋私利。有的人可能没啥学问,书写得不咋样,甚至糟糕透顶,但是就能仗着自己的官威、学威,安排下面人瞻予马首,听话做事。
这,就不地道了。

2020年7月29日星期三
于南沙大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感觉良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sh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