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布狗年(第一期):都什么年代了,“爱狗人士”还是个贬义词?

何布狗年(第一期):都什么年代了,“爱狗人士”还是个贬义词?

作者: 何布的小布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11:15 被阅读0次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何布(ID:hebuhb)

    最近,小布细细琢磨,发现生活了许多年的城市发生了点什么小变化。

    这几年,原本人声鼎沸的城市,仿佛渐渐也变得“狗声鼎沸”起来了。

    如今,街道上到处能看到主人遛狗的身影,小区里大狗、小狗的叫声此起彼伏,网上狗粮、狗玩具等狗狗用品的销量刷刷刷往上蹿,各式各样的宠物医院、托管所如雨后春笋一般从街头蹭蹭蹭地冒出来……

    image

    更好玩的是,许多明确不让宠物进入的饭店和公园开始松口,许多此前张贴告示强调“不许养狗”的小区竟然默默贴上了“文明养犬”的宣传牌。

    image

    我们的城市,终于把狗狗吸纳为“常住居民”了?

    小布再次眉头一皱。

    image

    要知道,就在若干年以前,在不久的过去,“狗”在中国还是一个偏骂人的词呢。那时候,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狗狗的可爱,大人还一边告诉小朋友“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一边骂着“狼心狗肺”、“狗屁不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曾经,那些我们曾经常用的和狗相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没一个是好听的,什么汉奸走狗、狗拿耗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血淋头……搞得狗年除了旺旺旺都没什么吉利话用来拜年。真是连狗狗听到都想翻白眼

    手绘 转载自 站酷-不会画画的婉

    二十年前,你要是在交谈中用doge脸,或者emoji的狗头来代表自己表达情绪,那真的很可能会贻笑大方。

    image

    就在几年前,“狗粉”“爱狗人士”这些词因为某些偏激的动物保护协会成员,还一度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而现在,很多可爱的你们都可以自豪地自称“爱狗人士”了。

    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间,“狗”这个词在我国,尤其在城市里,似乎慢慢变成中性甚至近乎褒义的词汇了。

    在小布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平常的事。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曾在《语言与文化》中写道:

    image

    每个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任何人都必带有他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并因此构成不同国别、民族地域的人的特点和差异。

    也就是说,民族自身的文化心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表现出特定的文化个性

    用在我们和狗狗的关系身上,就是社会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对狗的态度,而对狗的态度,又体现了我们文化的改变

    image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语言文化中的狗。在西方国家,和狗相关的俗语几乎都是好字眼儿。

    比如幸运儿是“幸运狗(Lucky Dog)”,老练的水手是“海上之狗(Sea Dog)”,夸小朋友机灵用“聪明狗(Clever Dog)”, 形容努力工作的人是“像狗一样工作(Work Like A Dog)”,兴高采烈可以说“像有两条尾巴的狗一样开心(As A Dog with Two Tails 因狗狗开心时会摇尾巴)”。

    同样是狗,狗和狗的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小布看着自己的狗子思考了一番,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成果。

    首先,是自古以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可爱的你们都知道,我国从前是农耕文明,要在农耕文明中吃上饭,最最重要的小动物当然就是:

    image

    抱歉放错了……

    image

    对了,就是会耕地的牛。古代很多时候都不让吃牛肉的。

    而狗狗呢,的确有看家护院的本事,但毕竟只是辅助,不是能让人吃上粮食的必需品。

    所以,为什么“牛”这个字在汉语中的褒义性这么强,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西方,留着胸毛的国际友人天天啊呜啊呜地拍着胸脯追着猎物跑,对他们来说,猎犬是很关键的求生伙伴,而对一些游牧民族来说,一只忠心耿耿的牧羊犬更是很重要的养殖工具。

    image

    到16世纪,小狗在西方的艺术作品中仍然主要以功能性犬的形象出现:

    image

    《雪中猎人》彼得·勃鲁盖尔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狗狗在西方文化中会代表这么多美好的品格了。

    第二,社会环境和文化也时时影响着人们的想法。

    对于狗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低下这件事,有很多人认为是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继而把责任推到孔老夫子身上。

    孔子云:这个锅,老夫不背!

    image

    《孔子家语》卷十《曲礼·子夏问》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 孔子的看家狗死了,他对子贡说:“你把我的狗狗好好安葬吧。本来是该用旧车盖把它包起来的,但我家太穷了没有车盖,你一定要找个席子之类的包好它,不要让它的头直接埋在泥土里。”』

    由此可见,孔老夫子是爱狗的,对待狗、对待动物是仁慈且人道的

    小布认为,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统治阶级用“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来奴化人民,这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入的影响。

    封建统治者用儒教的三纲五常来奴化人民,维护政治制度和所谓的社会伦理道德。这种压迫让社会底层的民众痛恨那些附庸权贵的人、让穷苦的文人唾弃那些为五斗米折腰的软骨头。

    很不幸的是,狗狗贪吃、摇尾乞怜的天性,被不幸地与阿谀奉承的小人形象联系起来,因此被视为卑劣可恶的代名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是基督教影响下的个人主义。

    《圣经》中便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更是将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向了高潮。

    人们开始喜欢在艺术作品中用附属物来象征自己的美好品质,俗称拐弯抹角地夸自己。

    image

    在这种与中国重义轻利的文化截然不同的情况下,小狗的形象没有被社会环境强加上本不属于它的文化解读,也就能因它们的忠诚、善良和功能性得到人们的青睐,更能用来象征美好品质。

    而到了18世纪,西方的画作大多会体现人与狗的互动,比如这两幅甜腻的洛可可风格的作品《与小狗嬉戏的少女》和《情书》,都传达出一种岁月静好,和睦安稳的感觉。小狗的地位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与小狗嬉戏的少女》 《情书》

    最后,社会经济状况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一部分就是老生常谈了。我国在近几十年,经济才开始慢慢复苏,城镇建设才开始进入现代化,自然没什么闲工夫去管别的物种的事,也没有闲钱在城市里养狗。

    近年来很多人的生活变好了,住在屋子里的人却变少了,于是,狗狗便成为了新的家庭成员。它们可爱、乖巧、忠心耿耿,还会逗人开心,尤其得到自己居住的年轻人、子女求学打工的中年人和白天只有自己在家的老人的青睐(似乎已经涵盖大部分居民了)。

    image

    在这种情况下,狗狗的地位自然是大幅度提升了。而随着人们对小狗的了解不断加深,因传统文化和某些凶狠的狗狗而产生的对小狗的偏见也逐渐被放下。

    就这样,小狗渐渐成为了可爱、温暖的象征,这些象征不再只属于动画片里的小狗。

    西方的情况就不用说了,没有被社会环境强加偏见的西方小狗们,很早就成为了常见的家庭成员,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我们就能在画像中看到小狗露脸(这幅画像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里详细讲述哦):

    《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以上三点就是小布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些都是东西方的文化分离之后的情况,那么更早以前呢?

    《人类简史》中提到,狗是第一种由智人驯化的动物。大约15000年前就已经有了家犬,而他们实际加入人类生活的时间还可能再往前推数千年。

    《人类简史》节选

    考古学家也证实,史上的第一只宠物很可能就是狗:

    在以色列北部发掘出的一座12000年前的墓穴里,有一具年龄50岁左右女性的骨骸,她的头旁边还有一副小狗的骨骸

    女人的手搭在小狗的身上,推测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节选自赫拉利《人类简史(林俊宏 译)》第44-45页):

    《人类简史》插图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狗就逐渐被驯化成了能狩猎、能战斗,能作为警报系统的多功能型小助手,让人类在不断有野兽和异族入侵的年代里得以生存。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整个地球上狗狗都是作为人类最好的伙伴而存在的。

    人们不仅将狗的形象刻录在日常器物上,文学作品里,还用它们来赞美主人的美好品德

    而这,就是万年前,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存在的时候,小狗和人类最初的羁绊

    古希腊陶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小布最想借小狗跟大家说的是:

    我们的文化视野,以及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受环境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是会变的

    回看开头《语言与文化》中的内容,我们对小狗态度的变化其实体现的是我们文化的细微变化,跟小狗自身的关系不大。

    狗狗就是狗狗,是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识的,主人和食物几乎就是它们生活的全部,它们也很难因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而改变本性

    image

    前面也已经提到,小狗从一万多年以前就已经与人类一起生活。

    自始至终,他们没有主动离开过人类,没有主动改变过习性,他们只是宇宙中每天为了食物和主人的爱而努力的小生命。

    不一样的是人,是文化。也就是说,是你所处的文化变了,是你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很多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是不是也会变呢?这些事,可能关于人际交往,可能关于社会法则,可能关于生存道理,可能关于欣赏审美

    可能网上、生活中总有人劝你要安稳,或是告诉你要先稳定再去想打拼,于是你黯然接受。

    可能身边总有很多声音,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人,用不屑一顾的语气告诉你你做不到什么,于是你铭记于心。

    也可能,你在偶然间听到关于某个你认识的人的说法或是传言,就从此留下刻板印象。

    甚至可能连你满大街看到的听说的今年的流行款式、流行颜色,都只不过来自某本杂志,或是某个商家的一篇文章、一句话。

    image

    今天你的眼前充满着“鸡汤”,明天就可能碰到无论什么都说是“毒鸡汤”的人;今天你听着旁人对某件现代艺术作品的赞叹,明天就可能看到对同一个作品满屏的批评和讽刺

    舆论的风向时时在变,变幻莫测

    我们生活中喜欢的、厌恶的、信奉的、怀疑的一切,会不会也只是我们被环境所“营销”了?

    这个问题太复杂,也太可怕了。但至少,我们可以明白,自己对眼前的世界要有自己的判断,要亲身去听,去看,去观察,去感受,去分辨。

    就好比如果你发现了小狗的可爱和善良,其他人再怎么敲着键盘给你灌输“狗是可怕的生物”的言论,又有什么关系呢。

    image

    也许你会发现,身边的人是那么傲慢,都试图用自己的事业、经验和刻板印象评论或是干涉一切自己擅长或不擅长的领域

    也许你会苦恼,某些自己感受到的,思考过的,信任的东西,与别人说的不一样

    也许你会难过,因为这些不同,你遭受了很多的冷眼,面对了很多嘲讽。

    就像你发现了小狗的可爱,也会发现依然有很多人对无理地辱骂小狗乐此不疲。

    也许,你想得很清楚,很明白,某件事情就是对的,就是适合自己的,却被强加上“不成熟”的标签。

    别怕,这个世界会变的。

    image

    说了这么多,似乎扯得太远了。希望每一个可爱的你都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文化与艺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祝大家狗年大吉。在下一篇文章里,小布将带大家看看中外关于小狗的艺术文化作品,届时欢迎取阅哦。

    ——————

    文章中出现的部分艺术和文化作品:

    《雪中猎人》 彼得·勃鲁盖尔

    《与小狗嬉戏的少女》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情书》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阿尔诺芬妮夫妇》杨·凡·艾克

    《语言与文化》(书籍)罗常培 [著]

    《人类简史》(书籍)尤瓦尔·赫拉利 [著] 林俊宏 [译]

    《爱宠大机密》(影视作品)亚罗·切尼、克里斯·雷纳德 导演作品

    《乘风破浪》(影视作品)韩寒 导演作品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何布(ID:hebuhb),欢迎转发给其他朋友哦。


    布置你的文化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布狗年(第一期):都什么年代了,“爱狗人士”还是个贬义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uk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