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我的中医群里,经常会遇到一些人咨询“吃什么最补肾”,“脾虚”“肾虚”怎么调?中医讲,找到“因”,有结“果”,其实,懂一点中医常识,这些问题很简单。
大多数人都说肾虚,殊不知,这只是身体反应出来的一个“表象”,我们懂一些中医常识,就知道,这些表象初期也是有征兆的,只是还没有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去重视,久而久之,反应出来了,达到医院里某项检查的数值,就被定为“病”,这才知道“我病了”。
我们只要遵循人体自然规律,吃的进去,排的出来,保证人体营养供给、新陈代谢、微循环正常,不恶意破获这些“规律”,你也可以像从很多长寿老人一样过百。
今天的话题——脾肾湿寒,也称脾肾阳虚,就是体内湿气重寒气大。哪些症状属于脾肾湿寒?如女性白带比较多、各类妇科病、输卵管堵塞,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并且那些妇科炎症总也不断,好了又犯,这些都是脾肾湿寒;男性的前列腺炎、阴囊潮湿、下焦湿热证等都属于湿寒。这里,为什么下焦湿热证和手脚发热也属于脾肾湿寒呢?这是湿久必热,这里的“热”是炎症,就如泡在盆里的衣服,泡一天是湿,泡四五天的话,就黏黏腻腻的,形成了炎症。
所以,有的人遇到这样类似的问题,找医生吃药,刚开始还管用,但是用上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效果了,就是因为,这只消除了炎症这个“表”症,“本”还在,所以这个炎症,先用消炎的药消除炎症之后,就要改用祛湿寒的药,这样才能根除,这也是中医的辩证精华所在。
这里注意,消炎的药消下去之后,一定要停用,消炎的药都带寒凉性,用的时间长了,也会伤到脾肾,这样,就更加加重了脾肾湿寒,就会导致“并证”更多,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脾肾是人的根本,只有“根本”健康,人体才健康,精神才饱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