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而来,总认为王小波是中国现当代文人中颇有良知的作家,正若蔡文玄所说: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文人的生活,在世俗的眼里大多都是反叛的,这也源于对生活的要求不同。牛奶、面包、星空、鲜花,前两项永远都是必需品,万般的开头都是存在,但这并不能代表物质有更强的力量,也是大部分人的精神过早的圈养在了牢笼里,形形色色的标准和道德要求,我们从生到死都被强制富有了意义。
人是以两种形态存在于世间。也像人们对氧气的依赖,精神也会显得十分饥渴。我们无法解释“意识”的存在,我也试图在狗的眼睛里寻找,很难理解有些生物的一生会如此简单,那为什么会要存在?更甚至一只蠕动的臭虫,能量的源泉、机体的运转,十分的平衡,却又是为何而来,或者来而为何?
一次次的疑问,让我对“存在即合理”有了一些诟病,这是一句多么无用且无奈的废话,就像“中庸”没有思想的思想一样,退而求其次。
回首小波,一个时刻思考的人,词句中都饱有通俗的质疑和解惑,如果说诗歌更像是中医的调养化息,那小波的杂文则如同一次推拿或者微创手术,因为我将大刀阔斧给了鲁迅,小波显得更轻了一些。
市场让人们觉得更需要“奴才”,文雅些也就是“奉献”。精神是肉体的奴仆,一根线的贯穿,终点都是肉体得以满足。
就像“喜剧”撕碎自己娱乐别人一样,这不是一件高贵的事,更不要提及奉献二字,说到头还是为了自己生活得到改善。通过调动人性阴暗情绪的笑点,这种笑意味深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