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绝对是今年上半年最佳影片,而且大概率也是年度最佳,口碑,寓含和拓展性都十分出色。在初期,烂番茄网站就打出高达95%的新鲜度和90%的爆米花指数,而更加苛刻Metacritic网站也给出81分的高分,在IMDb上,也已经冲上经典云集的Top250,名列143位。
故事并不复杂,《瞬息全宇宙》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移民妈妈,通过穿越多元宇宙获取技能和记忆,成功挽救了自己危在旦夕家庭的故事。
从三个方向进行解读:异国下的文化认同,虚无主义下的身份认同以及电影中个人觉得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象征含义。
2.异国下的文化认同
先从最表层的矛盾开始说起,《瞬息全宇宙》讲述了一对母女之间的对于彼此之间的不理解和敌视。
Evelyn作为一个典型的亚裔母亲,希望从性取向,饮食,衣着等方方方面控制女儿乔伊,而乔伊则被迫隐藏起自己的情感,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其中所折射的,正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新一代亚裔美国人对于自我的身份迷失。
母亲Evelyn是一个被税务所困的洗衣店老板,她看上去精明能干,却整日游走于店里一堆的税务问题和账单,再加上蹩脚的英语,都很难将其和成功人士划上等号。
而对美华裔的其中一个刻板印象,就是亚裔都是那些看起来笨笨的,但是极为精明的书呆子形象,数学和科学都非常棒,善于赚钱和处理人际关系,而Evelyn这个并不成功的亚裔女性是对传统亚裔形象的颠覆,因为你是亚裔,“所以一定数学好”“肯定很善于经营”。
女儿乔伊呢,则是一个同性恋,在中国的传统婚姻的观念下,无法结婚,无法生育的女性是被排离在家族之外的,也就是脱离了整个评价体系,无法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而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下,她又是一个和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亚裔血统,她游离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但是也拒绝和自己文化和解。
同时,这也折射了很多二代的亚裔美国人对于第一代的疑惑: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里?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很多人的心理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伤痛和隔离,她出身在一个完全没有文化认同感的地方,对于自我的定位是迷失的。
3.现代人所面临困境
好了,说完了表层的矛盾,这要是仅仅是一部关于美籍亚裔如何寻回自己身份的电影,也不会获得如此普遍性的认同。
《瞬息全宇宙》的核心矛盾不在于表面的母女矛盾,为它赋予了风格化的后现代色彩,在我看来,它的核心是在于,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和虚无主义对抗。
电影抓住了一种全世界正在或多或少普遍感受或蔓延的情绪,一种虚无感。
这种虚无感是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深刻体认到的事实,你会发现由于不同的原因,自己没有办法掌控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留心到生活中各种的不可控和不自由。
可能是一次你规划了很久的旅行的取消,可能是一次你认为胜券在握的考试的失利,有些事情,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挽回,都不会随着你的意志而发生任何变化。
而其中的贝果就是虚无感的极致体现,乔伊是虚无主义忠实的拥护者,她见识到了太多的世界,丧失了一切道德感以及对真理的信仰,她的内心充满不确定与疑惑,陷入对生命意义的质疑,她坚信,一切都无所依托,一切都没有意义。
她选择放弃一切,甚至生命本身,来进入贝果的无边黑洞中,贝果从一个有形状有意义的物体坍缩成无形状,无意义的黑洞也象征着希望的消失。
而正当女儿乔伊准备踏入这个虚无的世界时,母亲Evelyn用爱,或者说家庭之爱来拯救这颗虚无的内心,来重新获得家庭价值。
这恐怕也是很多观众在看完之后觉得烂尾的原因,影片用激进的形式和革新的人物塑造却讲述了一个如此保守和老套的故事?
4.家庭之爱?
但且慢,真的是那么简单吗,与其说是重建家庭,电影不如说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和解,接受彼此的不足和不完美,进而消解家庭中的隔阂以及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
就像电影中那些信仰虚无主义的小跟班们,女主角让他们重新发现了生活中值得热爱的东西,找到了每个人内心心底最渴望,但由于社会的约束也最难以直视的东西,从而治愈虚无,获得了人生的意义感。
除此之外,电影也给出了其他的可能性。
第二种路径是“存在”,是的,让一切事物回归到最朴素也是最单一的意义,就是存在(being),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人突然变成了两块石头,嘈杂的电影完全安静下来了,这里真的不得让人不佩服导演的脑洞,是啊,你不是说什么都没有意义吗,那都变成一块石头了,你还想要什么意义,什么价值。
很多烦恼其实都是在过程中不断制造出来的,我想给你最好的,你不接受,我感到烦恼,我想帮助你,你不需要,我感到烦恼。
烦恼本身其实并不存在,但在人与人不断的连接中,反而出现了,而导演想表达的,正是是存在之爱,你不需要改变对方,不想着怎么帮助或减少对方的烦恼,而是就这么待着,哪怕对方不改变或者怎么样也没有关系。
第三种是华裔如何完成自我认同与和解。
在电影中,最终做出改变的是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第一代移民母亲Evelyn,在觉察到女儿作为一个个体而非自己人生愿景的延续后,同样见识过多重宇宙的Evelyn终于摆脱了对于下一代的苛刻要求和无止境的控制欲,接纳了女儿的性取向,她完成自我救赎的道路就是认同了个人选择的自由和必要,其后是包含着美式价值观的个体主义,也是在这时,她完成了身份的蜕变,寻回了自我。
4.符号
除此之外,电影中几个比较常见的符号也有着自己的象征意味
1.贝果
这个恶搞般用贝果制造而成的毁灭一切的黑洞象征着一切自我的终结,黑洞本身就意味着吞噬和毁灭,一种不再选择之选择,也意味着个人失去自己的情感和主体性,完全臣服于世界本身,不具备任何自由意志。
2.大眼仔
另外一个元素可能需要你多看几遍才能察觉到它的重要性:大眼仔,但如果你仔细看电影的话,会发现这个元素始终贯穿整部电影
从一开始的洗衣机上
到最后
这个大眼仔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和贝果所构成的毁灭相反,大眼仔象征的是生命的意义或者说"觉察",一切事物,只要贴上大眼仔之后,就像有了生命,也意味着拥有自己的主体性。
而刚开始的Evelyn为何如此讨厌大眼仔,是因为她本身就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报税处理洗衣店的杂事,和丈夫的沟通也总是以其他是由打断而终止,对女儿的关心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想真的去理解女儿的内心。
她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同样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的人生有这么多的可能性时,她立刻选择放弃自己现有的生活,去投入一段不属于自己的人生。
3.韦蒙
是的,除了贝果和大眼仔,构成第三重象征的是韦蒙所代表的当下,如果说拯救乔一的是Evelyn,那么拯救堕入虚无主义的Evelyn就是韦蒙。
当我们说我们遭受苦难时,我们是在过去或未来中,或者像乔伊一样,活在无止境的选择当中,而韦蒙,这个看似懦弱又看似毫无用处的男人给出了他的回答,他为所有东西贴上大眼仔:
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有意义的,甚至连一袋衣服也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命。
就如同我们追寻的幸福一般,苦难也有着自己的价值,这些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于是,Evelyn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贴上了大眼仔,放弃用暴力强迫他人转变自己的意愿,而是用爱去感化一切。
《瞬息全宇宙》不仅在剪辑形式上大开脑洞,更深刻地贴近了现在的文化处境和现代人的困局,传统文化如何与一个要求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世界中共处,父母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如何正视子女,以及正视自己在整个家庭里的位置,这些,都是影片留给我们的问题,也是留给整个时代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