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人和自己

他人和自己

作者: 自然小段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22:24 被阅读0次

      半个月的学习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小语界的专家、特级教师,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我们目不接暇,记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一次又一次刷新着自己的语文观。但是越听我们越发现,每位专家级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甚至,很多时候两位专家的观点截然相反。

      比如高子阳老师主张让孩子在疯狂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习作,他反对让学生大量背诵古诗词,认为这是在浪费孩子们宝贵的童年时间。而贾卉老师却主张背诵积累古诗词,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塑造,在熏陶。再比如,高子阳老师、朱萍老师都主张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写作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高子阳老师指出写作能力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的,而不是通过写作训练而成的。但是张忠诚老师却认为单纯的阅读会让孩子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掉队,必须针对教材习作进行写作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什么几位专家老师的理念不仅不一样,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我想这是每位教师的成长经历、知识体系、个性化的思考决定的,当然,各种不同语文观的“百花齐放”恰恰也说明了我们教育环境的兼容并包,也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生长的土壤,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汲取营养。

      我想,课程的安排也是有深意的,每位专家老师的理念有自己的独特性,才更能激发我们的思考,好比是将我们带进了自助餐厅,我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甄别使用,不需要不认可的听了看了就够了,就当让自己开阔了眼界:原来语文也可以这么教,原来,语文老师也可以这么做。这么一想,假如来给我们培训的老师理念完全一致,那岂不是无聊至极?

    教育的创造性不仅仅在于学生的个性化,还在于教师的个性化。同样是引导孩子读书,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和做法。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呢?那就看孩子们有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吧!

      王启明教授说:一定不要对半个月的培训抱有太多幻想,更不要指望培训过后就可以脱胎换骨,半个月之后专家是专家,你还是你。王教授的话很真诚啊,更多时候我们听一听讲座热血沸腾,回到学校一动不动。很多专家老师在做的事情我们也有类似的想法或实践,但却没有那么神奇的效果,我们和专家之间的距离是灵感吗?是创造吗?我想更多的是把好的想法变成实践,然后持之以恒研究它的力量。

      他人再优秀,你不改变,你就还是你。

相关文章

  • 他人和自己。

    遇上每件事,每个人,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要么使你疯狂,要么使你堕落,要么使你上进。 总归最后这些决定总会让自己改变...

  • 别人和自己

    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截然不同的吧。 所以世界上才会有很多奇葩。 甚至三观很契合的人,让彼此评价和自我评...

  • 别人和自己

    我觉得我已经彻底地,无可救药地爱上你。 看见别人牵手,亲吻,白头。 我为其感动流泪,却为遇见你心生欢喜。

  • 他人和自己

    半个月的学习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小语界的专家、特级教师,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我们目不接暇,记了一本又一本的笔记,...

  • 别人和自己

    看了一篇小短文,一个年轻人问智者,怎样能够成为让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 智者送给年轻人四句话:...

  • 别人和自己

    校门口: 场景一:一孩子手指一挥:“揍他!”前面一个孩子立即冲上前,揍向被手指的孩子。那揍人的看起来就是为了讨好指...

  • 096-20180406-修炼气场

    O: 气场强大的人必然有自己坚实的信念,强大的自我。他不会受到别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他具备强大影响力是影响别人和环...

  • 禅师做题

    有个年轻人和自己的好兄弟,因为分利润而决裂了。 他十分苦闷,便来找禅师开解。 年轻人和禅师说,自己平时对好兄弟很好...

  • 分清别人和自己

    我们为何经常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有一个主要的根源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这会使我们容易变得敏感...

  • 自己人和外人

    2018/7/15 周日 多云 自己人和外人之间总是有着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鸿沟。 1. 有次,姐姐陪妈妈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人和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c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