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有感
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这一本书。这本书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七章《阿小与阿小》,从第七章之后,我的内心感受又没有那么深刻了,至到读到最后一页这句引用。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数据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普鲁斯特
苦难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用谈笑去掩饰?用怒骂去宣泄?还是?我认为面对苦难时,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无助,无奈以及坚持。也许还在期盼着未来,也许只是不愿放弃希望,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所有的“坎”也是要跨越过去的。
然而当我们回忆苦难的时候,或许感受的并不是痛苦,也可能是幸福的,或者是感动的。文字中的苦难,特别能够打动人,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当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时,总是会心生怜悯。读了苦难的文字,我的心也跟着脆弱起来,读了四篇,哭了三回。
自古套路得人心
怜悯,只是人对于活的不如自己的人产生的一种心情。如果文字是苦难的,天然会打动善良的人。正如小说《岛上书店》中,小女孩说的那样。
我会写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文章,讲我怎么是个被单亲妈妈遗弃在书店的孤女,讲收养我的养父怎么样患了世界上最罕见的脑癌,可是看看我吧,一名堂堂正正的社会成员。大家都吃这一套。
对,大家都吃这一套的,只要它是源自生活的苦难,读者都会联想到自己的过往与经历,然后对号入座,很容易就被感动了。那么文字中不应该有苦难吗?那么作者不应该表达真实的苦难吗?是为了真情的表达?还是为了套路?也许都是吧!
深刻的故事总来自于死亡
死,怕不?当然怕,对于像我这样还没有活明白的人,只要提到这两个字,就立刻心惊胆战。我小时候只是会怕鬼,长大后才知道怕死,鬼没什么好怕,因为它从不存在,而死才是必然的结局。文艺作品特别喜欢把人写死,好像只有死了人,故事才能变的深刻了。(记得读书时,老师说电影里将主角或主要角色写死的,都是学院派)死,会引起人的重视,重视又引起思考。然后,故事就深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