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读过这首名为《乡愁》的小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如今这首诗已然是绝唱了。12月14日,《乡愁》的作者,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辞世,享年90岁。余先生祖籍福建永春,出生在江苏南京,在四川和重庆度过了童年,而后因为战争缘故,四处漂泊,从大陆辗转到台湾。在之后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后于台湾长眠。
他的一生,是《乡愁》的最好注脚;他的离去,给世人永远留下了乡愁的背影。
现在人是很难感受到余先生那代人所经历的战火流离之苦,也很难体会到两岸分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恨。他在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母亲早已过世,怀乡之情日重,整整二十年了,回到家乡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万千感慨付诸于笔尖,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诗篇。
诗人所写都是些日常的生活经验: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当时只道是寻常,所谓痛苦于哀愁,是在不知不觉间,平日里的温情逝去了。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他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整首诗的意境升华到了另外的层次,从个人情感转变为家国之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写出两岸千万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个人乡愁,从此成为整个民族的乡愁。
乡愁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从古至今,无数诗人都为这份乡愁的情愫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从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唐诗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到元曲里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份对故土眷恋,千载而下,一直延伸到余先生这里。
在他的作品里,处处可以觅到这文化的印记。《等你在雨中》,是他在找姜白石的词;《寻李白》,是他赞叹诗仙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在文章里写道每当纵情吟咏之时,仿佛太白东坡就在身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这时再读《乡愁》,除了离别的伤感,更能感受到一种文化背后的沧桑。余先生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乡愁》不仅是台湾同胞、更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思乡曲。然而诗人的离去,并不意味着诗意的终结,我们可以在他留下的作品里,寻找那片美好的文学天地。
好的诗人都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如孩童般打量着这个世界。有人说,小时候也是一种乡愁,那么来看看诗人是如何回忆童年的,在这里,可以找到诗人之所以为诗人的秘密。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尽管贫于物质,但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我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我的幸运在于中学是在纯朴的乡间度过,而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也宜于学习中文。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
对诗人最好的纪念,是认真读他的作品,和他的情感产生共鸣。余先生有后来的成就,童年时期的自然山水的滋养和诗词歌赋的熏陶,居功不小。他说“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有这样的诗人,也是国人和国文的幸事。
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对每个人的生命成长来说,童年何尝不是共同的乡愁呢?去者不可追,我们能够做的,是为现在的孩子提供一个怎样的童年呢?能不能也让我们的孩子与自然亲近,与文学亲近,拥有一个如诗如画的童年呢?
诗人曾在文章里告诉孩子,希望他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踏实,真诚,勇气。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优秀的人,这是对诗人的另外一种致敬,或许也是更好的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