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老师发的信息,成绩可以查询了,我却没有去查。后来妻子也问我有没有查,我说不会去查。
早上看一个老师写的简书,讲一到期末就会很多家长问成绩,她也会很烦恼,几十个学生家长,需要一个个去回应,还要顺带鼓励。讲到成绩好的家长愿意公布排名,成绩不好的家长不愿意公布排名,主要都是面子问题。
说到这些,就来分析一下孩子的成绩到底应该怎么看待?
1.成绩是谁的?孩子的,毋庸置疑。
2.谁应该最关心成绩?老师和孩子。
3.谁最关心成绩?老师和家长。
4.成绩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孩子这段时间在学习上面的努力程度。
5.成绩的意义是什么?成绩其实没有意义。考试有意义,考试的意义是大范围用统一标准的试题去确认自己对于这段时间对学习的掌握程度。成绩只是考试出来的指标。排名是这个指标的数据处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老师关心成绩很容易理解,这是他的KPI,是他的本职工作。反应了他工作是不是成功。那么家长为什么比孩子还关注成绩?
我觉得,家长关心成绩,其实就是越界了,把孩子当做了自己的一部分,而没有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学习是孩子的事,考试以及成绩都是他的事。等他长大,结婚生子找工作创业都是他的事。但是我们的家长们太操心了,只有老去可能才不为孩子操心。
这或许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为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老一代要给新一代所有,新一代要照顾老一代所有。互相之间不分彼此,我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所以老一代要按自己心意培养出新一代,才能放心的把家业传给他。
这个错了么?我觉得没错,但是,前提是在他们那个年代没错。放在这个年代,就不对。
就像昨天我写的,父母教给我的都是错的。从19世纪开始,世界知识大爆炸,但是中国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知识大爆炸(对于普通老百姓)。西方世界先进的理念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进入普通人的视野。
随着改革的深入,类似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其实按照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了。但是唯一在教育方面没有与现代教育理念接轨,甚至因为深圳这个进步太快的社会导致父母普遍焦虑。
深圳的父母们很多都是大学生,工作普遍都比较出色,但因为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不理解,还是延续自己父母那老一套的传统教育观念来教育孩子,把孩子当做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对孩子的要求也高了。
而成绩关系到孩子的未来,能不能去一个好高中、大学,都是成绩决定的。这样,家长肯定会非常关心成绩。
但是,现代社会没有大家族互相支持,每个人都要学会独立生活,也就是需要孩子自己成长。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就无法获得成长。即使有好的成绩,也是父母督促出来的成绩,当孩子长大,他就不知道未来要怎么走了。
所以,关于成绩,我们应该怎么对待?
1.众神归位,罗马的归罗马,凯撒的归凯撒。孩子的学习交给孩子自己,成绩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2.父母做好自己,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和谐。孩子愿意让自己知道,就开心的去关注,孩子不愿意让自己知道的,就不要去东打听西打听了。
3.成绩好与坏,只是反映了一部分在学校的阶段学习成果,不是孩子的孩子全部。我们父母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整体,不是仅仅学习。所以,孩子愿意让我们知道成绩,我就去了解,孩子不愿意告诉我,就不去了解了。
就是这样。202101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