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很简单,就说一点,“一万小时”定律肯定在座的各位耳熟能详吧?咱不说别的,人家全职在干的饭碗工作,你凭什么靠着兼职几个小时就能赚钱补贴家用?
昨晚9点,北京卫视系列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播出,在该纪录片中,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感觉。
“接单后去商铺窗口取餐,取餐后在过道里快跑。”
“送餐电动车被夹在机动车之间难以前行。”
“离送餐时间还有14分钟,导航显示还有24分钟才能到。”
“已经迟到20分钟。”
“餐已经凉了。”
“一单跑了近一个小时,只挣了6块6。”
“送晚了要扣60%。”
...
王林叙述着送餐的感受,话里话外透露着不容易。
12小时里,王林完成5单送餐,获得快递费41元。累瘫的他,坐在马路牙子边。
王林感叹:“真的太不容易了,我觉得很委屈。我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就挣这么点钱,离我的100块钱的目标,差那么多。”
“这个钱太不好挣了,真的太不好挣了。”
之前他疑惑:“为什么平台给小哥派那么多单?”
现在他明白了:“我们小哥要有收益的话,必须要抢那么多单。”
比如他的师父,能同时送15单。
网友感叹:“挺心酸也挺真实,只有体验过,才知道不容易,才懂得委屈。”
送单多的外卖小哥,其实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有位网友说的很好:“太多人以为这职业没有门槛,如何规划一天的送餐时段,如何在片区找到休息的地方,如何熟悉线路记住每个小区每一栋的分布,以及如何接到几个单后合理规划自己的送餐路线,这些都要动脑的。”
类似的职业还有网约车,比如北京等很多一线城市的网约车司机24小时不离车,困了就在车上睡,饿了就在车上吃,全天处于工作状态。
还有网文作家,现在头部能赚到钱的,基本上都是日更万字以上的爆款文。那是啥概念?那是全天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键盘全年无休才能达到的。
咋?你体制内的天天不工作了?不给你派活了?
市场竞争是极其残酷的,全职选手拼尽全力尚且只能苟活,你一个兼职选手,尤其是从事的还是传统行业,如果不靠权力带来的护城河效应,纯属赔本赚吆喝。
个人看法,非喜勿喷。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