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捻。亲切的山捻。我的目光从这一袋山捻里看到了乡下,看到了蜿蜒在山间的小路上,秋风端起阳光慢慢吹凉,我们穿上了薄薄的碎花“的确良”,矮矮的山捻树上结满了果子。
乡下的山捻树,印象中总是依着我的身高长,我长高一点它们似乎也长高一点,稍微俯俯身,或者踮踮脚就能窥探它的果实,目光里肯定有贪心的奢望。上回去龙城公园发现了一棵树,树干上悬挂着名片“毛山捻”,它居然那么高,足有三米多,我伸手也够不到它的枝叶,不是记忆里的样子。我不禁猜疑它们只是恰好同名吧。
果树不高,矮且敦实的我摘到果实简直轻而易举。果实要是成熟了,仿佛一个吹的鼓涨的紫色丝绒小口袋,袋口用丝线收拢成一个花瓣形状。心里的惊喜从口里吐露了出来:啊!熟了!小心翼翼摘下来,可不能太使劲把它给捏烂了,用两个手指揭掉像花一样的头部,圆形的口子打开露出里面深紫略红的果肉,两指捏着滚圆的果子,嘴巴对准揭开的口子,一捏一啜,果肉就到了嘴里,秋天对山的幻想都包含在味觉神经里了。
吃上果肉的时候,走弯弯绕绕的山路也觉得是个美事,谁知道前面有什么惊喜等着我呢?以至于熟悉的山路上哪个弯道哪个岔口哪个坡段有山果,早就藏在了心里,它们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抽叶开花结果......到了果熟时节,大概是在中秋前后,我就拿着篮筐和婶婶娘娘们上山去采摘。那时候去外婆家,一路上好多山捻树,我和小姨一路一边采一边吃果子翻过山峰,碰到泉水捧起一鞠喝上一口,果浆玉露,胜却无数。
村落和村落间山重水复,不见炊烟。走山路是常有的事,却不觉烦闷苦累,就因为寻找山捻树。我跟着爷爷奶奶快活地走过不少山路,全是为了一些他们口里的山果。现在想想都是爷爷奶奶的招数,我就像一匹驴子,奶奶总是指着前方有什么果树,贪嘴的我凭着想象力闻到了果香,追着香气坚持着走。四处搜寻的目光里满怀一个小女孩和心中的期盼不期相遇的欢欣和满足。
那时候还不懂秋天是什么,只知道吃香甜月光糕的中秋过后即刻对中秋又生出许多期待,其中一份期待必然是因为山捻。
虾姐从老家带来的山捻,一见竟也有“他乡遇故知”的激动。凭着记忆里的手法揭开头部啜一口,味道让人失望,完全吃不出印象中的美味,果肉少,不够甜,籽影响口感。
它的味道和它的时光都已过去,果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