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人情社会当中,人们都喜欢以“吃饭喝酒”的方式来联络感情。
这吃饭喝酒的行为,就衍生出了一种文化——酒桌文化。在人们看来,只要我跟你吃过饭了,就证明你我之间有关系了,是朋友了。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种吃顿饭,就确定关系的行为,是特别可笑的。人与人之间所需要的,并不是表面的感情,而是有利可图的利益关系。
外人如此,亲人也是如此。跟外人相处,我们需要二选一,要么跟他们谈感情,要么跟他们谈利益。对此,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能既谈感情,也谈利益呢?
所谓“谈钱伤感情。”这感情和利益,那是不能同时谈的,所以我们跟外人的矛盾,不会特别多。反而跟亲人的矛盾,多得数不胜数。
因为亲人之间,既谈感情,也谈利益,那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02
父母走后,到底需不需要跟亲戚、兄弟姐妹,频繁联系呢?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看情况。住得比较近,感情比较好,也没啥利益牵扯,那时不时联系是没有问题的。
双方都住得比较远,感情也一般,还有利益上的纷争,那还是少点往来比较好。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终究是一场劫难。
至于一起吃个饭,喝个酒,次数不要太多,逢年过节的时候聚一聚就行了。其他的时候,理应相互尊重,不要打扰对方的生活。
人们不理解,都是一个家族的亲人,为什么要保持距离呢?太过于亲近,就容易导致矛盾。保持距离,才能让矛盾减少。
有心理学家认为,双方靠得太近,就只能放大对方的缺点,而看不到对方的优点,关系会因为距离的靠近而愈发变差。
对待亲戚和兄弟姐妹,要有“适可而止”的相处策略,切勿因一厢情愿而被人辜负。
03
上文还谈到了一个问题,亲戚之间,最好不要打扰对方的生活。
你希望别人干预你的生活,在你休息的时候麻烦你,让你劳心劳累吗?没有人希望。生活本就不易,为什么非要相互打扰呢?
特别是在工作压力极大的今天,人们工作996,早出晚归,一周有一天休息就不错了,谁会如此有空,去联系所谓的感情呢?
以往,大家都在一个村子当中,还住在隔壁,低头不见抬头见,那相互打扰,相互联系,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儿。
如今,大家都搬到了不同的城市居住,你在这里,我在那里,每个人都离得特别远,真的有相互联系,相互打扰的必要吗?
更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比如说工作圈,朋友圈,以及客户圈,跟这些圈子的人打交道都没有时间,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应对亲戚和兄弟姐妹呢?
大家都很忙,那相互尊重,相互祖祝福就好。至于什么吃饭喝酒,有时间就相聚,没时间就保持距离。如此而已。
04
我们跟亲戚、兄弟姐妹联系减少,也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多半跟父母离去有关。
父母在堂,家中的亲人都陪伴在父母左右,明面上也没啥矛盾。家族的亲戚,也会因为长辈的面子来拜访我们,那一起外出吃饭,就是常态。
父母走了,这维系亲缘关系的“桥梁”就消失不见了,兄弟姐妹都离开了原本的家庭,各走各路,各自谋生,各有各的生活。
家族中的亲戚,看到长辈离开了,认为没有拜访的必要了,那他们跟我们的联系,就会越来越少。亲戚拜访我们,要么是因为长辈,要么是因为利益。
所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不认识。”
当代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等他们的父母走了,那他们还能认识哪个亲戚呢?老一辈的观念,在现代人的身上,早已不适用了。
有一个现象就是,吃饭什么的,人们宁愿跟朋友吃饭,也不愿意跟有关系的亲戚吃饭。
05
在现代人看来,跟亲戚吃饭,既需要顾及双方的关系,也需要顾及这当中的人情和利益,特别复杂麻烦,那他们就会选择拒绝。
吃饭,吃的并不是饭,而是“人性”和“人情世故”。
双方怎么想,有什么需求,目的是什么,这是人性。情分如何维系,是否涉及到利益,如何还人情,这就是人情世故。
对于人性和人情世故,很多人都犯了一个错,认为双方有感情,有联系,就是人情世故。可实际上,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你对别人有感情,不见得别人就对你有感情。更何况,在这个年头,别人都认为金钱物质是最重要的,谁又跟你谈廉价且不值钱的感情呢?
人性,那是很现实的。有些事儿,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