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018——《石灰吟》

读书笔记018——《石灰吟》

作者: 幸福的章致 | 来源:发表于2024-08-20 15:41 被阅读0次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明. 于谦《石灰吟》

咏物诗就是借着吟咏一个具体的事物,带出诗人自己的感情,体现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明里写物,暗里写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那是把心情寄托在小草上;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那是把志气寄托在小花上;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那是把牢骚寄托在小蜜蜂上;唐伯虎的“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那是把雄心寄托在大公鸡上。而这首《石灰吟》,则是把一腔心曲寄托在了石灰上。

这首诗这样翻译:经过千锤万凿才能把它开采出深山,烈火焚烧对它来说也只是等闲。

即使粉身碎骨它也毫不惧怕,一定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这首诗完全符合咏物诗的写法,句句不离物,也句句不离人,物与人融为一体。

诗中的石灰是什么?石灰其实就是诗人的象征。石灰的历练就是诗人的历练,石灰的性格就是诗人的性格。诗人和石灰融为一体,这就叫托物言志,虽然没有一个字写人,但是又让读者一下子就看到了物背后的人,这才是好的咏物诗。

事实上,作者于谦就和诗里所说的石灰一样,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而且品格清白,毫无私心。

据说,于谦一生崇拜文天祥,他家里一直供奉文天祥的遗像和牌位,就像供奉自己的祖先一样。于谦为什么崇拜文天祥?因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实是一个道理。有这样的大臣,朝廷才有支柱;有这样的精神追求,中华文明才能够绵延。

读《顺着历史学古诗》蒙曼著

相关文章

  •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

  • 石灰吟

    《石灰吟》的作者是于谦,学生能够体会于谦的高尚品质,我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于谦,告诉他们于谦为官廉洁政治,曾...

  • 《石灰吟》

    大家好,我今天思维导图的主题为《石灰吟思维导图绘制》,中心图是一个人在山中烧制石灰。主干分为背景,原文,译文以及赏...

  • 石灰吟

    【导图解说】这副导图是七言绝句《石灰吟》的鉴赏,分为四大分支,分别为作者,原文,意思,及赏析。作者分支介绍作者于谦...

  • 石灰吟

    1. 也先坐在离紫禁城不远的小山上,眼耳之中充斥的只有震天的杀伐声和滚滚的硝烟。 他的神情很忧郁。 也先站起身来,...

  • 石灰吟

    朝代:明代 作者:于谦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鉴赏 作者:佚...

  • 石灰吟

    烽火炙容颜 青烟问青天 三更知何处 挥洒亮凡间

  • 石灰吟

    过年彻底体会到“宅”的爷俩,已经闷到极限。小的前天看到下大雪兴奋的奔到阳台开窗去接雪。对比疫情前的那场小雪,这雪还...

  • 石灰吟

    过年彻底体会到“宅”的爷俩,已经闷到极限。小的前天看到下大雪兴奋的奔到阳台开窗去接雪。对比疫情前的那场小雪,这雪还...

  • 《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018——《石灰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nv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