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一开始我就错了。方向错了,哪怕再努力也是白费。
我以为,写作重在文采,重在遣词造句;
我以为写不出来,是因为我写作水平太差;
我以为写得不好,是因为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太差;
我以为写得太平实,是因为我的想像力不够。
错,大错!
今天听了老师的课才恍然大悟,写作的三大核心要点是:输入、思考和输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个比方,比如我想写一个全职妈妈的苦逼人生。
身边没有这样的全职妈妈,我也没体验过全职妈妈的生活,没有看过全职妈妈的电视或者相关报道。
更没有跟全职妈妈了解过她们每一天的生活,那我怎么可能写得好?
你可能会说,靠想象呗!
是的,我完全可以想象,但这种想象是局限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写出来是空洞的。
而真正的想象应该是阅历的延伸。
就好像前段时间由海清主演的《隐入尘烟》,她为了演活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形象,在西北农村足足呆了十个月。
也正是因为她真实地体验了西北农村,真正农民的生活,了解他们日常生活的苦,才能真情流露,把角色诠释得那么好。
所以,写作的前提就是需要我们能够持续的、大量的、优质的输入。
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和认知,我们对于写作来说,就是空谈,如无源之水。
我们再来看第二大核心,思考。
我也看了很多书,但很多时候看完,再过几天或是几个月,就啥也记不住了。
原因就在于,我看书的时候,吸收太少,没有带着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去阅读。
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无效阅读。
那么,什么是有效阅读呢?
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习惯性思维去阅读呢?
我们阅读时,需要学会边阅读边思考,甚至边阅读边做笔记,带着一种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去阅读一本书。
这样,阅读完了,再回看看看,整理一下读书笔记,将阅读的内容吸收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如果能够结合自己平时可以使用的场景,加以运用,如此反复练习,我们就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迭代,提高思考能力了。
经过长期的,刻意的练习,我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了。
那么,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别人可能只看到一点,而我们可以看到三点;
别人可能看到一件事情的五点,而我们却可以看到这五点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思考能力上的差别,自然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可以提供的价值就会比别人的略高一筹。
经过我们对写作前面两大核心的训练和加强,那么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写作能力的三大核心能力就是输入思考后的输出。
而输出就需要我们持续地写,不断的打磨写作技巧。
写作高手的战略往往都是持续的、稳定的、反复的训练这三大核心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