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园》-总结

《秋园》-总结

作者: Roy罗恩 | 来源:发表于2021-07-20 09:52 被阅读0次

     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过那种不死不活的漫长日子做准备。

                                 -《秋园》

           说实话,看完这本书,最后这一句,很类似余华的《活着》。但又不同于《活着》的余华风格,余华在现实的基础上设置起想象的祭台,书写着不可逾越的人性悲剧。人性恶的悲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普遍性的悲剧。“余华的世界是锁闭的,那是一个在劫难逃,死期已至的锁闭,是死亡不断播散,往返撞击的同心圆。”让我们深入思考。掀开死亡的面纱,洞烛其中幽暗,在余华执著得死亡书写中,解剖人性恶的元素,还原人性恶的底色。

    《秋园》

       《秋园》开头就是:

            只要提起笔,过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出来。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羡慕这种写作能力,一提笔就可以洋洋洒洒书写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一)主要内容

          纪实文学《秋园》讲述了杨本芬的母亲梁秋芳(文中名秋园)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家”的变迁为线索,从洛阳到南京,再到湘阴、到汉川,身份也随之从药房老板的女儿,到军官太太,从花屋小学女老师,到旧官吏老婆,还经历了女儿夭折、丈夫饿死、儿子溺亡等人生变故……在动乱纷纭的历史大潮中,一个女子历经磨难、辗转挣扎,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二)心得体会

          很多时候写一本书,是为了纪念那些我们迟迟不肯原谅自己的过错,因为纪念是为了彻底的遗忘。一个人活着时,也许对这个人会有所抱怨,而一旦这个人的一生画上句号后,他(她)所有的好都会浮现出来,对他(她)的怨恨也会淡化,甚至会变得合理化了。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是在母亲去世之后,突然发现如果不用文字记录下母亲的一生,随着时光的流逝,就会抹杀掉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经历,犹如一粒沙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战事发展非人力所能控制,微弱的个人就像一段浮木,在时代的滔天大浪里载沉载浮,不知会被浪头打往哪一个驳岸。

         (三)感悟

          在书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现实中的阻碍,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争取更好的空间。晚年的她们终将获得救赎,救赎并非从罪恶中得以解脱,而是对生活的彻底肯定,包括其中的痛苦,折磨和荒诞。正如自己在广州一样,也会面对一个陌生环境去熟悉。

     离开自己的家乡,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举目无亲,逃离了环境,却背上了心的桎梏。虽然时空的距离可以拉长,但是,如果内心得不到真正的解脱,是无法释怀的。只有勇敢地直面它的存在,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它,才是正确的选择

     正如自序所说的:我一遍一遍地重写这个故事,稿纸积累了厚厚一摞。出于好奇心,我称过它们的重量——足足八公斤。书写的过程,温暖了我心底深处的悲凉。

          那一年,我六十来岁,人生似乎已不再需要目标与方向,只需顺天应命。但我开始干一件从未干过的事情: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园》-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slmltx.html